盘点“全球创新50强”中的汽车企业


文/龚在研

图/龚在研 网络

   2010年《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新鲜出炉。有8家汽车企业出现在了这份来自波士顿调查公司的榜单中。

   这份排名的具体方法笔者暂时还不了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指的创新绝不仅仅是混合动力、增压直喷等等的机电技术创新,否则汽车企业与谷歌、Facebook等企业将无法进行比较。

   商业杂志上的调查与排名或许相对更侧重商业中的“创新概念”,商业界的创新排名能否得到我们汽车界的认可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来看。                                                              

 

丰田 日本 总排名5 汽车企业排名1

   创新路上的波折似乎不会影响创新者的魅力。即便丰田刚刚遭遇了有史以来打击最大的“踏板门”事件,它的排名依然位列汽车行业第一——客观地说,那个出问题的踏板也是丰田的创新成果啊,只不过这次创新不大成功而已。

   丰田在汽车界一向以保守著称,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造型上。它最著名的VVT-i其实只是世界众多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中结构最简单、功效最一般的一种。其他的技术同样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过,保守的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的辛勤劳作确实已经收获了成熟的果实——这可能是丰田“最具创新”名号的根本由来。当全世界都在以浮躁之心憧憬氢动力汽车的时候,丰田选择了混合动力。当全世界都将眼光投向纯电动汽车的时候,丰田依旧选择了混合动力。丰田的沉着让它没有在虚无缥缈的未来技术中浪费太多精力,丰田选择的混合动力才是人们面前实实在在的第一道坎。虽然现在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开始推出混合动力车型,但丰田在该领域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是他们一朝一夕就可以超越的。

   技术之外,丰田在营销上的创新成就也不容忽视,其销量的飞速增长就是不容质疑的铁证。依靠久负盛名的TPS丰田生产方式让丰田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领先,中庸的产品策略令丰田的客户不断增长。

   丰田的榜首位置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它在混合动力上的现实优势和在市场销量上的迅速增长都是商业界非常欣赏的地方

   但是,丰田目前面临的危机也是前所未有的,它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希望丰田能够利用其独有的“保守型创新”渡过难关。

 

比亚迪 中国 总排名8 汽车企业排名2

   比亚迪近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它如此靠前的排名还是令人惊讶。

   无论如何,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让中国人欢欣鼓舞,但也引来了业界的一些质疑。如果说此前比亚迪为大众汽车提供电池的新闻是无中生有,那么最近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消息则更加可信,因为它直接来自戴姆勒的官方网站。

   笔者对于比亚迪的了解非常有限,不过我们都可以看到,比亚迪传说中的电动汽车至今没有经过任何媒体的深入评测,甚至它什么时候能对我们普通消费者销售都还是一个未知数。(F3DM第一次上市后没有真正销售。前不久第二次上市,但还目前只是接受订单。)

   美国《商业周刊》在报道创新50强的时候,用了将近1/5的文字来描述比亚迪。在这些文字中,有敬佩,有恐惧,也有质疑。真希望比亚迪可以尽快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来回击所有的质疑。

   上海RedTech咨询公司的Michael Clendenin对《商业周刊》表示:“如果比亚迪真的可以拿出成果,它将在中国占领一片非常广阔的市场。”

 

福特汽车 美国 总排名13 汽车企业排名3

   或许只有美国人才知道福特独立地度过经济危机有多么的艰难,或许也只有美国人会把福特排在如此靠前的位置。

   笔者认为福特近年来最成功的创新就是“One Ford”(一个福特)品牌战略。众所周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都是传统多品牌汽车战略的代表人物。曾经的PAG(首席汽车集团)正是福特公司最为耀眼的一员,旗下包括沃尔沃、路虎、捷豹、阿斯顿-马丁四大豪华品牌。再加上日本的马自达和美国本土的林肯、水星等品牌,福特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然而,这个令人羡慕的品牌家族并没有为福特带来多少收益,最为高贵的PAG更是连年亏损。此时,重拾“一个福特”的经营理念,把公司做得相对小而精成为了福特复兴的有力保证。“一个福特”战略通过出售品牌,为福特公司在危机时带来了资金,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战术方面,福特的“动感设计”理念带来了蒙迪欧、福克斯、嘉年华等车型的不断胜利,Ecoboost发动机技术则为福特带来了高效节能的好名声。

   福特眼前的危机还未彻底度过,但福特公司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全方位创新完全有理由使其再次成为一家活力四射的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 德国 总排名15 汽车企业排名4

   在汽车界看来,大众汽车的排名或许有些太靠后了。

   大众汽车(偕同奥迪)在技术上的创新不输给其他任何一家汽车企业。从TDI柴油增压直喷技术到FSI汽油直喷技术,从TSI汽油增压直喷技术到BlueMotion“蓝驱”高效节能技术,从Tiptronic自动变速器到DSG双离合变送器,从12年防腐双面镀锌钢板到车架激光焊接与中空注蜡,大众汽车始终走在汽车创新的最前沿。更为可贵的是,大众汽车的这些新技术往往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格外亲民:以上提到的8中创新技术都可以在大众微型车Polo上找到(有些技术暂未国产)。

   造型设计方面,大众汽车放弃了追随整个行业激进张扬的风格,回过头来继续保持着自己中庸平淡的和谐之美,在汽车行业中独树一帜,用实际行动证明“大俗即时大雅”的道理。销售方面,大众汽车在市场占有率上的迅速增长也说明了它在市场定位、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用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中庸和谐的产品,这正是大众汽车带给世界的最为平易近人的创新理念。

 

宝马 德国 总排名18 汽车企业排名5

   宝马这家看起来最富创新精神的汽车企业在这里仅名列第五,看来美国的商业界认识并非都很喜欢“开宝马”。

   宝马最可贵的创新就是“不向创新妥协”。汽车行业中创新技术的目的常常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或者降低更多的成本,但这些创新往往又会使汽车的驾驶乐趣大些折扣。宝马永远拒绝这种所谓的创新。宝马不会像奔驰B级那样使用前轮驱动,也不会像奥迪A8那样把发动机安放得如此考前。宝马在追求驾驶乐趣上的执着令人钦佩。

   但宝马并不是不创新。为了更多的驾驶乐趣和更好的安全性能,宝马率先使用了主动转向系统(5系)、后轮辅助转向(7系)和主动差速器(X6)等技术。为了使发动机更加高效节能,宝马又开发了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以及EfficiencyDynamics高效运动方案。

   宝马的一切创新都以驾驶乐趣和高效节能为中心,这种纯粹的追求无愧于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的称号

 

现代汽车 韩国 总排名22 汽车企业排名6

   现代汽车的排名恐怕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之一,现代汽车的创新能力排名竟然已经紧随宝马,而将本田甩在了身后。

   现代汽车的创新应该主要体现在造型设计上。现代旗下的起亚品牌是率先完成造型风格统一的韩国品牌。回想几年前的老款起亚远舰,韩国人似乎总想用与众不同的点缀为平庸的轮廓增光添彩,但结果却是弄巧成拙。再看今天的福瑞迪、索兰托和Soul,起亚不仅形成了属于自己品牌独有的H型中网以及锐利的车身线条,更让整个品牌显得生机勃勃、富有凝聚力。

   现代品牌的造型革新较起亚品牌略晚一步,且没有起亚那样的锐利与激进。这种柔美的东方设计更容易吸引那些保守的客户。不过,最新的索纳塔和ix35在柔美的线条之下也充满了动感和激情,现代品牌的风格也许还在进一步的调整之中。

   工程技术方面,现代和起亚品牌似乎没有什么过人的创新之处,它只能算是一个跟随者。

   创新企业中的卓越排名是对韩国汽车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肯定。希望韩国汽车的今天正是我们中国汽车的明天。

 

本田 日本 总排名26 汽车企业排名7

   当你坐在本田思域的方向盘后方,你就会对汽车设计创新有新的理解。本田汽车的综合创新能力是被普遍认可的。

   本田近年来充满未来气息的造型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尤其是仪表盘和中控台部分,酷似飞架驾驶舱的布局猛一看叫人眼花缭乱,但真正用起来也并不困难。本田思域、欧版雅阁(思铂锐)甚至奥德赛的造型都带有犀利的未来气息,颇具运动风范,在汽车界独树一帜。不过美版雅阁(广本雅阁)、CR-V等车型的设计较为平和。本田的造型风格并为完全统一。

   技术方面,本田的i-VTEC技术要比丰田的VVT-i技术更加先进。这种复杂的结构不仅使飞度等小型车动力澎湃,经济实用,还曾经创造了S2000这一代传奇跑车。此外,本田在混合动力方面也仅仅落后于丰田,位居行业老二。Acura上的SH-AWD四轮驱动技术在功能上向奥迪的Quattro发起挑战,虽然没有后者成熟,但它的确让德国人感受到了压力。

   本田在造型和技术上的创新实力都不可小视,而且它的产品还都拥有不错的性价比。

 

菲亚特 意大利 总排名43 汽车企业排名8

   最后一个名额不属于戴姆勒(奔驰),不属于雷诺-日产,不属于标致-雪铁龙,而属于菲亚特。这家国人不太熟悉的意大利企业在创新方面无愧于此名。

   菲亚特从几年前的巨额亏损到今天的健康扩张,必然要归功于其在造型设计上的革新。菲亚特来自顶级跑车的故乡,法拉利、兰博基尼、阿尔法-罗密欧(曾经也是高档跑车品牌)都出自意大利,但几年前的菲亚特汽车在造型上却总显得闷闷不乐。但近年来,菲亚特依靠Grand Punto、Bravo,并偕同阿尔法-罗密欧的MiTo、Giulietta等车型,将意大利的汽车造型设计带到了新的高度,并证明了菲亚特的小型车也完全可以像法拉利一样动感十足。此外,经典菲亚特500的复活还抢走了Mini Cooper手中的一杯羹。

   技术方面,菲亚特在电控液压气门、双缸小排量发动机上已成为行业领跑者。在小型增压发动机、电动汽车领域,菲亚特也有着不错的成果。

   菲亚特近年来在造型和发动机技术上的创新不仅使其自身拜托了困境,还得到了克莱斯勒这位北美巨人。希望这个越来越迷人的品牌可以早日国产,为中国车市增添一抹意大利的红色。

 

   八家企业已经看完,《商业周刊》的创新排名似乎偏重于企业在近几年来通过创新取得的全面发展。正因如此,比亚迪、现代汽车等企业的排名颇高,而戴姆勒(奔驰)等企业虽然保持着领先的创新能力,但创新对于这些已经站在世界之巅的企业似乎理所应当,无足挂齿。

   你心中最具创新实力的汽车企业与《商业周刊》的榜单是否有些出入?参加下面的投票看一看汽车网友们心中的创新企业到底是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