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四举措再调楼市


去年底今年初,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下决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但是房地产市场并未因此而有明显收敛,相反个别地方“地王”频出,房价依旧扶摇直上,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普遍担忧和广大民众的一致不满,“国十条”以凌厉之势对楼市实施精确打击,无疑既是对民众强烈呼声的积极回应,更是基于国家经济安全作出的重要决断,如今住建部再出四招,更彰显国家调控楼市决心之大。

从市场面的反应来看,这次国家重拳出击,可以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房产商全面停涨观望,炒房客纷纷抛盘出逃,购房人数急剧减少,据报道,深圳某投资者一次性清空手中的680套盘,而京城一夜之间购房人数骤减八成,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了降价新楼盘,可见,只要下决心,动真格,只要是有必要出手,国家是完全能够掌控房地产市场局面的。

楼市在强力调控之下,转瞬之间由热转冷,无疑有人振奋有人犯愁,然而,依笔者浅见,这只是对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而开出的一味特殊降热药,如果针对病根的“药方”不配套跟进,降热的效力能够发挥多大,眼前的效果能够持续多久,还很难准确预测。2007年前后的楼市就是一面镜子,不从根子上消除市场虚热的冲动,单靠行政措施的临时性调控,难免还会很快出现松动甚至强势反弹。

有人说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不管确切与否,但足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到迫不得已时,政府是不会出手的,因为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反应相当敏感,比如19日的股市受银行、地产拖累暴跌150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而,每次调控势必都会纠结有关各方的利益博弈,房地产商绝不会甘心就此走向衰败,银行业也不会愿意业绩因此而下滑,地方政府的房地产GDP依赖症还会驱使其伺机重振房地产,而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安全发展,也不可能允许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这些都可以从前期调控过程中各方的反应中体现出来。

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问题终归要由市场来解决,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力,才会减少对政策这只有形之手出拳的依赖。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医治好各级政府基于政绩焦渴而产生的房地产依赖症,同时将房地产商的逐利行为控制在市场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走出“疯狂调控反弹再疯狂再调控”的怪圈,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