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翻腾四重境界


文/陈思进

 

前年底从纽约回多伦多,临行前朋友们为我饯行。我这帮哥们儿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几乎都在股市中扑腾了十几年,好几位还是华尔街“高手”。聊起来三句不离本行,自然都和股市有关。那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像开总结大会。

 

吴同学抢先发言:“十多年前,毕业了,上班了,手头有点儿闲钱了,听到周围的朋友都在炒股票赚钱,媒体也天天宣扬高科技时代到来了,新一轮牛市已经来临,机会千载难逢,说什么某某某几千块起家,几年炒出好几个亿;还有索罗斯一天赚10个亿;股神巴菲特成了世界首富,使人感觉股市就像个提款机。我没和老婆商量,手拿第一个红包五千块一下子冲进股市。第一支股票刚买不到三天,就差不多跌了一半,赶紧卖了又换了几支股票,结果还是亏,几把玩下来钱也输得差不多了,只能告诉老婆大人第一年上班没有奖金。从此再也不敢碰股票。”吴同学是个“气管炎”,大家听后大笑。

 

李同学第二个发言:“这是典型的炒股第一境界,我也经历过你这个阶段,但我不信邪。我想,炒股一定是有方法的,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才会有收获。我马上买了几本书,学股神巴菲特,用基础分析法研究股票的P/E值、分红率和公司的现金流。刚开始有点儿用,但赚得不多,选股的涨幅并不比定期存款高多少。后来听说我们散户学巴菲特有难度,炒股应该研究技术分析。我又买了几本书,把那些技术图形背得滚瓜烂熟。起先还真管用。有门儿!但往往刚赚了几笔,一个浪头打来,前面赚的钱都悉数返还。忙活这么多年最多打个平手。好像在为证券商打工(交交易费了)。”

 

周同学第三个发言:“老李,你这是在典型的炒股第二境界,真是书呆子,怎么相信书呢?谁会把赚钱的秘密告诉你,现在还有雷锋吗?有的书说不能追高杀低,有的书又要我们设定止损点,到底听谁的?对股市必须全方位来看,社会、政治、经济再加上心理学,这点最重要。到了股市里就要跟着感觉走,我早就不信那些股票分析法了。我研究了一套独门绝技。这么些年来,输少赢多,在公司里有‘小股神’之称。要不是赶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再炒个几年我就可以金盘洗手、退隐江湖了。”

 

我最后一个发言:“老周,你这位仁兄显然进入了炒股第三境界,可显然尚未达到股海翻腾的最高境界:只赚不赔,永远赚钱!股海翻腾的真正要诀——是玩OPM(Other People's Money)。在股海里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早晚会失手。一定要做庄家来大的。这赚钱的事情传得最快,达到第三境界的人往往被别人当作股神,你要靠媒体忽悠呀。‘股神’便可吸纳大量别人的资金,放手大胆地玩OPM。遇上牛市赚钱,就可以说自己本事大,名正言顺将账面利润的10%到20%揣进自己的腰包;当遇上熊市亏损的时候,只要怪大市即可。他们自己非但不赔钱,3%的管理费照收不误。你看巴菲特、彼特林奇、索罗斯和罗杰斯那些‘神’人,他们每年的收入千万、上亿,甚至几十亿美金。他们是‘股神’吗,自然是啦。但他们没有玩自己腰包里的钱,而是‘帮’别人‘投资理财’。就像医生给别人开刀心定得很,换了手术台上是他自己的亲人,马上手抖脚软。”

 

玩“OPM”才是玩儿股票的最高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