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昨天有报道说,“发改委称三年内不收房产税”。乍一看,国家发改委都“表态”了,以层级之高,可谓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大家不用再为政府开征房产税而忧心忡忡了。
但细读相关报道,表态“三年内不收房产税”的,是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黄汉权是是所长助理,大概算是国家发改委“官员”了,但严格讲,他只是国家发改委所属智囊机构的官员,而不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发改委官员。他的表态算不算国家发改委的表态,目前只好存疑。
为什么要存疑?因为他的表态可以是国家发改委的表态,也可以不是国家发改委的表态,这取决于国家发改委愿不愿意认可他的说法。黄汉权就职于国家发改委智囊机构,完全有可能掌握国家发改委决策信息。但国家发改委根据需要,既可以肯定黄汉权的话,也可以断然斥之为个人看法。
关于试点或开征房产税,这两年来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热点,放出风声的既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住建部的官员,也有这些国家部委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放风说马上要征、要试,官员再打一通官腔,让人摸头不知脑。或者,这个部委说要征,另一个部委说不征,如此循环往复。
举个例子,黄汉权5月17日表态“房产税至少三年内不会出台”;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经常被称为“财政部官员”,5月21日,他在上海公开表示“开征物业税势在必行”,并建议上海收物业税以维持政府长效运行。要知道,发改委大权在握,但在税收问题上,财政部也不差发言权。
房产税的风声,多数都是国家部委专家发出来的,他们为何在房产税这个问题上那么着急和执着呢?因为研究财经问题,把开征某个税种当成了自己的学术信念,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把这个问题在社会上炒热,让部委发布相关研究课题,他们再把课题拿到手,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有消息说,有关部委确实在进行开征房产税、物业税的可行性研究,这就坐实了相关专家的私心。但在专家私心背后,有关部委在推动物业税、房产税,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开征物业税、房产税,面临着如何与现有房地产税费、土地出让金接轨的问题,涉及中央与地方利益的调整,弄得有关部门不知如何下叉子。
部委专家的频频表态引起了民众的迷惑与质疑,但一两年来,决策高层既没有出来明确证实,也没有出来完全予以否认。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处处长牛新文近日说:“税收立法权在中央,也就是说中央来定,地方去执行,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出台新税种。”地方政府无权出台新税种,但中央是可以出台的,至于出不出台,也没明说。
这样一看,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的表态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了。首先,从身份上说,他就不可能说话算数;其次,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国家部委可以随时调整政策基调。你可以说他说话不算数,但他也可以说,政府政策需要灵活性。
国家发改委表态三年内不收房产税了吗?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