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自主品牌重组的最好时期


现在是自主品牌重组的最好时期

据报道,目前北汽正在与众泰汽车洽谈并购事宜。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车界动向。虽然报道者着重于北汽上市布局的分析,但笔者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产业内部的调整变动,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阵营正在迎来一个兼并重组的重要时期。

除了北汽洽购众泰,比较近的例子还有广汽收购浙江吉奥,长安汽车对哈飞、昌河等企业的重组。

说来令人不信,如今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汽车市场急剧膨胀,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大大小小的车企都有立足之地,甚至活得比较滋润。而且,国内车市还有不小的发挥空间,许多企业都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此时,有实力的车企渴望继续壮大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则“见好就收”,宁愿在上升时期放弃自主权呢?

显然,兼并重组不像国外车坛那样只有在市场萧条、危机重重的时候才出现。就像上面说的,收购方有继续壮大的欲望,有买的自然就有卖的。另外,更重要的是,那些等待被收购的企业对未来有自己的战略判断,或许现在正是最能彰显自己价值的时刻。

在国内车市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的独特优势和潜力也发挥出来。比如后起的自主品牌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经过市场的催生,它们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立住脚跟。而有些较大的企业则在自主品牌方面并无多大的建树。还有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在某些车型领域取得了成功。

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奇瑞、吉利、比亚迪算是成了大气候,可列为第一阵营;长城、华晨、海马或者发展较快,或者稳中有升,可列为第二阵营;江淮、东南、众泰、力帆、中兴、吉奥等有亮点,但前景难料,可列为第三阵营。

还有一汽、上汽、长安、北汽、东风等的自主品牌业务,它们均亟需发展壮大,与上述企业分开来列。不过,它们是最有兼并重组需求的实施方。其中有些企业的自主品牌业务甚至还不如前面第三阵营里的企业。而上述第三阵营的企业经过一段好景的催动,小有成就,自然成为了大型企业考虑的对象。

自主业务的增扩,产品的互补,生产基地和市场布局的战略需要,是国内汽车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几个原因。而像北汽之于众泰,也是各取所求,一个共同追求是面对上市融资问题。这反映了国内车企做大做强的愿望。

现在出现的并购或许要比之前国家鼓励撮合的案例要有前途。因为前者更多的是出于企业自愿,是市场竞争条件下促成的行为,可以使得优势资源得到科学合理有效配置。

一时间,许多中小汽车企业成了香饽饽,成了潜力股,成为大型企业青睐的对象。这是好事情。此举可以很好地解决国内汽车行业散乱、自立山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而这些中小企业经过了艰苦创业阶段,熬过了最难熬的时期,取得了成绩,在行情看涨的时候选择被“招安”,不是愚蠢,而是明智之举。至少,自己做起来的产业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不是简单地寄人篱下,被吞掉。

希望这样的兼并重组再多一些,当事企业更主动一些。而且,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成功的并购案例出现。毕竟,国内的自主品牌确实多如牛毛,难免自相残杀,且不能避免要与外来的汽车巨头展开激烈竞争,随着企业的发展压力会不断增大,大洗牌的一天必将到来。

作者:车夫
邮箱:[email protected]
授权状态:本文已授权给搜狐网独家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请登陆车夫博客文章首页,浏览更多的独家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