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迎接世界热钱


世界热钱总是要找一个出路,现在看来美国不行,欧洲不行,大宗商品不行,哪里行?

 

中国行!

 

如果2008年中国还没有准备好的话,现在应该可以了。

 

打压房地产,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强推创业板,以及现在貌似弱市的情况下强推农行上市。

 

这是一盘大棋!

 

中国要接纳全世界的热钱,得要有足够的体量,而且能够促进中国长远转型。

 

如果房地产不打压,它的暴利没有出口,必然让大量热钱积聚在这个行业上,经济转型迟迟不能完成,大宗商品居高不下,中国人民永远当全世界的冤大头。

 

等到世界经济逆转,其他经济体吸引力再现时,大量热钱的撤退,将使我们不得不为房地产的疯狂买单!

 

基本全流通后的股市,已经有足够大的体量来迎接世界的热钱,特别是股指期货地推出,吸纳热钱的潜能几乎无穷。在这个时候,各种大盘蓝筹的股票估值相对合理,又给买方与卖方以足够的心理安全。

 

这个时候再去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以各种货币互换的方式,以双边贸易结算的方式,推行QFII。让中国货币也像中国产品一样,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不用怕什么老美压升值,也不用惧什么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喜欢拿这些说事的经济砖家根本就不理解中国与西方的核心区别。

 

中国模式,不是概念,而是事实。我有空的时候会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现在大家只需要知道,经历过这场危机之后,中国真的会在世界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不管是政治,还是金融。

 

当然,这一点并非天上掉下来的,它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比如,证监会进行更严格、更实时的监管,一定要让投资者只承担市场的风险,对那些欺诈行为罚得骗子们倾家荡产。这是市场的基石。

 

在股指期货后,会有一些新的玩法和特点。比如前天的银行大涨和昨天银行的大幅回落,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利用期指市场摊低建仓成本的方式呢?和以前的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现在的方式更有效率,当然,也要求参与者更专业。

 

对于散户投资者,想去赚差价是很难的,这个时候,不如去做一些确定性的投资,而不理会指数的涨跌。我曾经提到过的一些股票,如0829,0598,2094,887之类的,就是在基本面分析下的价值投资,能够坚守下来的,比存银行强多了,比炒房的也未必会差太多。

 

把投资建立在基于常识,就能够持久地赢利,在现在的这个时候,选择你看得懂价值的股票进入,买中国的公司,让世界热钱去抬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