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语:
当下这个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可能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那就是现在我们谁都无法回避网络社会的冲击和影响。那么,网络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网络社会究竟有什么特征?网络社会与我们现实社会究竟有什么关系?网络社会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究竟有什么关系?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共同探讨。为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与北京团市委、中国青年报社、新浪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第四讲将其列入了活动的主题。
2010年6月11日,“大讲堂”活动来到了北京市八中,同时来到的还有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等其他嘉宾。
“网络与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
“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在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成功举行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主持“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第四场讲座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及网络技术不断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世界里,根据个人职业、爱好和兴趣,通过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博客、播客、个人空间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组成各类团体组织,Fans贴吧、兴趣小组、网络社团层出不穷,一定意义上,我国已进入了由计算机、网络、网络空间构成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截止2009年底,1.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和个人空间,腾讯QQ群有5000万个之多,搜狐博客就有11825个圈子,豆瓣网的讨论群组有2.2万个。网络成为信息的放大器,具备强大的资料库功能,如在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网发布新闻133000余条,新闻点击量达到116亿次,跟帖量达到1063万条。
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就业、生活娱乐、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也成为青少年交流、聚集、联络和组织动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一些非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低俗文化和行为方式或多或少得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青少年网民容易因网络对社会极端现象的快速放大等因素而产生错误或极端的心理和认识。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运用新媒体加强对青少年服务引导的指示精神,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帮助青少年在网络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 6月11日,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新浪网联合主办,中国文明网、神州媒介素养网、分众传媒等协办的“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第四场讲座“网络与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在北京市八中举行。
主持人王小丫,主讲人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嘉宾中国广播艺术团著名哑剧、喜剧表演艺术家
刘全和、刘全利共同与学生围绕“网络与社会”主题进行精彩的互动
随着一句“一个穿越虚拟与现实社会正在走来”的开场白,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中国广播艺术团著名哑剧、喜剧表演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共同为中学生奉献了一场生动活泼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相互交融的讲座。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虚拟的网络社会要遵守哪些行为规范”,……主讲人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围绕“网络与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主题,做了深刻生动地讲解。他告诉同学们,网络社会有哪些特点,对人们的素质和能力有什么要求。他呼吁网络等大众传媒要确实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帮助青少年客观分析社会现象特别是极端社会现象,防止极端心态形成。
互动环节主讲人袁健和嘉宾刘全和、刘全利与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互动交流
“您有没有加入网络社团?”,“如何提高对网络事物和是非的判断力?”……进入互动环节后,主讲人袁健和嘉宾刘全和、刘全利,与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互动交流,主持人王小丫“优雅”、“自然”,“机智”主持风格,紧紧地把孩子们的思想和主讲人、嘉宾的观点凝聚在一起,将半个小时的互动交流演绎成为一场丰硕的“思想大餐”。著名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以自己成长经历和社会发展历程,向孩子们解读了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说,小时候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主要接受长辈和老师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很多知识,但是网络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因素,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社会里,希望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会观和文明的网络行为规范。
开讲之前,主办单位授予王小丫、刘全和、刘全利关爱未成年人黄丝带行动“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北京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兼主管初中部校长张凤兰表示,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和复杂的网络舆论中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对同学们正确看待“网络社会”、培养网络媒介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卢国慧,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党组书记、秘书长操学诚,副秘书长路琦,民主与法制社副总编刘桂明,以及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新华网、新浪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共青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委、神州媒介素养网、北京市第八中学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讲座。
(来源:中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网 http://www.yffz.org/E_ReadNews.asp?NewsID=1168 责任编辑:胡发清)
| |||||||||
互动现场 八中同学积极提问
中国共青团网6月12日讯(记者张晓琳通讯员屈晓明摄影报道)6月11日,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团北京市委等主办的“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第四场讲座“网络与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在北京市八中举行。 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就业、生活娱乐、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也成为青少年交流、聚集、联络和组织动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一些非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低俗文化和行为方式或多或少得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青少年网民容易因网络对社会极端现象的快速放大等因素而产生错误或极端的心理和认识。此次讲座旨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在网络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 随着一句“一个穿越虚拟与现实社会正在走来”的开场白,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中国广播艺术团著名哑剧、喜剧表演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共同为中学生奉献了一场生动活泼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相互交融的讲座。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虚拟的网络社会要遵守哪些行为规范”……主讲人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围绕”网络与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主题,做了深刻生动地讲解。他告诉同学们,网络社会有哪些特点,对人们的素质和能力有什么要求。他呼吁网络等大众传媒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帮助青少年客观分析社会现象特别是极端社会现象,防止极端心态形成。 |
主办单位授予王小丫、刘全和、刘全利关爱未成年人黄丝带行动“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八中学生积极发问
“您有没有加入网络社团?”,“如何提高对网络事物和是非的判断力?”……进入互动环节后,主讲人袁健和嘉宾刘全和、刘全利,与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互动交流,主持人王小丫紧紧地把孩子们的思想和主讲人、嘉宾的观点凝聚在一起,将半个小时的互动交流演绎成为一场丰硕的”思想大餐“。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以自己成长经历和社会发展历程,向孩子们解读了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说,小时候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主要接受长辈和老师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很多知识,但是网络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因素,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社会里,希望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会观和文明的网络行为规范。
北京市八中党委书记兼主管初中部校长张凤兰表示,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和复杂的网络舆论中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对同学们正确看待“网络社会”、培养网络媒介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团中央权益部、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团北京市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讲座。开讲之前,主办单位授予王小丫、刘全和、刘全利关爱未成年人黄丝带行动“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
新华网党委副书记袁健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http://send.gqt.org.cn/preview/ccyl/newscenter/tendency/201006/t20100612_379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