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文
花开是有声音的.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静静守侯着阳台开放的花朵,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细微的声响用耳朵是听不见的,要用心去听.三月的春风顺着阳台轻轻的吹近来,把冬天的气息完全消融.一种久违的清新混杂着青草淡淡香甜的味道,使我的心情也为之震动.
呆呆的望着盆中的花朵,看着它悄悄的开放,内心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平静.
我听到了花朵在伸展花瓣,就像人在活动关节一般,沙沙的直做响.
那一刻,我知道花是有生命的,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不是么?
只不过我们平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或许是因为工作的繁忙,或者是生活的琐碎,或许是成年人学会独立思考和适应社会不在有天真的心思?
花静静的,而我的心也静如止水.宁愿这样度过一生.
多想化作一朵花,抛弃世俗的一切,和自然融为一体.我常常羡慕学佛的人,在晨钟暮鼓的声响中,独立思考.
“佛为自然,自然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为了自然而自然.
如果我是花,那么我想一定化作莲花. 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与迎着酷夏骄阳而盛开的特性如同我的性格。
而在佛界,莲花的品德似乎更重要: 传说早在佛教诞生以前的印度,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酷暑的日子里,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夏夜,或清晨,在盛开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赏荷,绿水荫秀,粉红淡紫相间,芬芳四溢,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随风从万绿丛中散发出来,令人的心肺像洗涤过似地顿觉凉爽。
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胜地。
有一年病疫流行,求医药者甚众,国王见状大发慈悲,集中宫廷御医四处奔走,为百姓治病。御医们说,要治愈这种流行病,只有京城东北河中赤鱼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无此鱼。王子听后,便投入河中化为赤鱼,献身为百姓治病。百姓纷纷前来割切赤鱼的血肉治病。
奇怪的是赤鱼“割处随而复生”,赤鱼是割不尽的,如是持续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国内的百姓全部治愈。佛经说,这位莲花王子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
或许,每一个生活在红尘中的男女都曾经羡慕佛的生活,那是生活的真谛和境界.
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逃脱不掉的是欲望.正如我们可以做很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净心聆听花开的声音或者驻足观赏身边随处可见的风景对于我们成为一种奢望.而其实真的很容易做到.
生活的美好我们似乎很少体味,更多的是所谓的现实,谁愿意在一件没有功利的事物上浪费自己的时光呢?
这也许真的就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悲哀吧.
花依然,而人却精于变化,其实我们不洒脱,甚至不如一朵静静开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