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中介费私自成交被告上法庭,赔2.8万


逃避中介费私自成交被告上法庭,赔2.8万

一位外地女商人来南京做生意,想买套房子落脚,苦于找不到好房源,只好请中介帮忙。等挑到好房子后,她又嫌中介费太贵,舍不得花这钱,于是便套取了房主信息,瞒着中介偷偷买下这套房子。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料没过几天就被中介发现了。几次交涉未果后,中介一怒之下把她告上法院,最终要到了2.8万元违约金。

  女商人要买好房子

今年4月下旬,南京城东某房产中介接待了一位30多岁的女顾客。她叫刘元,自称是从深圳来南京做生意的,原本是租房居住,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家人也跟了过来,所以打算买套房子作为落脚之处。她告诉工作人员,对房子最大的要求是位置佳、品质高,居住舒适,至于价钱什么的都好说。她表现得很急切,甚至承诺说,只要能够看对眼,立马就能签合同买房
    大部分顾客买房时都会提出一些很“苛刻”的条件,又要便宜又要好,为了促成一笔买卖,中介工作人员往往要花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来说服他们,现在忽然来了这么一位“爽气”的顾客,工作人员高兴极了。他们向刘元介绍了几套不错的房子,并重点推荐城东某小区的一套房屋。刘元先是详细询问该房情况,进而表示很感兴趣,要求到现场看房。这时,中介才跟她签订看房协议,并约定刘元如在看房之日起三个月内购买这套房子,即应支付相应的中介佣金

看房很满意却没动静
  
几天后,中介约好时间,带刘元去看房。看到房屋后,刘元表示很满意,她跟工作人员说,自己这边没问题,不过要喊她父亲来看一下,如果老人也满意的话,这事就算定了。说完,她当场打电话叫老人过来,不过老人称那天没空,要求改日再来看。因此,她跟工作人员商量,等改天父亲有空时约时间再看一次房。这要求太合情合理了,工作人员一口答应,并回去等刘元电话通知。

谁知过了好几天,刘元那边都没动静。中介于是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何时再去看房,刘元答复说父亲外出旅游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此后,中介又接连打了数十通电话,刘元总是以“父亲未归”为由,拖延看房时间。

撇开中介偷偷买了房
  
就这么一直拖到5月底,中介估摸着这生意黄了,因为刘元这样回避,无疑有不想买房的意思。6月初,该中介又将这房子介绍给另一名买主,令他们惊讶的是,联系看房时,房主却说,房子早已卖掉了。这么快就卖了,是谁买的呢?中介感觉有点不对,他们派工作人员到小区一打探才发现,买主不是别人,正是刘元!原来,她那天看房后十分满意,于是悄悄找到房主,瞒着中介买下了房子!

如此被“忽悠”了一番,中介当然不依,他们找到刘元,质问她为何违反看房协议,偷偷跟房主交易,并要求她立即支付事先约定好的中介费,否则法庭上见。对于中介的“警告”,刘元根本不当一回事,她坚持是通过其他途径买的房,跟中介无关。


  协商无果,中介将刘元告上法院,要求她按协议标的额的双倍赔偿中介佣金6万余元。法院审理认为,刘元与中介签订的看房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有效。刘元应当按照协议要求,如在看房之日起三个月内购买中介所介绍并陪同查看的物业,即应支付相应中介佣金。现在刘元的所作所为明显违约,她所说的“通过其他途径买房”没有证据,不被法庭认可。但法院认为他们原先约定的中介费过高,中介索赔6万元的数额也过高,没有法律依据,据此判决刘元向中介支付违约金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