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3县委书记10年卖官,为啥没查反升厅官?


皖3县委书记10年卖官,为啥没查反升厅官?
 
据报道:近年来安徽和河南批量查处了地方主政者,竟然高密度地落马了一批现任或曾任的县市区委书记,两省作为反腐政绩呈报,查处的县级党委书记人数各达到20多人。
经查询,安徽省辖17个地级市,有44个市辖区、5县个级市、56个县,共105个县区,一次集中落马了18人,后来陆续落马了5人,腐败县区书记竟超过20%河南辖 17个地级市,有 21个县级市、 89个县48个市辖区,共158个县区,一次集中落马了22人,后来陆续落马了3人,腐败县区书记竟超过15%。换句说,两省已经查处落马的县级书记都超过15—20%,那么,还有多少县市区书记在潜伏着?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不难想象,郡县乱,是由于人民无法监督这些号称为“公仆”的七品官,这些不受共和国主人监督的七品官---书记,让许多地方遭难,令人民离心,叫执政党威信形象扫地!
安徽颍上县是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先后倒下两任县委书记。前任张华琪因为敛财5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后任书记徐波先后142次收受财物合计人民币1361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张松坚,落马时就任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案发在就职南谯区区委书记、明光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任期间;徐社新,落马时就任蚌埠市政协副主席,案发在就职五河县县委书记任期间;柳友伦,落马时就任巢湖市政协副主席,案发在就职巢湖县级市书记、居巢区委书记任期间。
张松坚、徐社新、柳友伦的共同犯罪时间段,均是就任县市委书记,他们疯狂卖官长达到10多年。如现年56岁的张松坚落马,曾在滁州市南谯区和滁州市辖区的明光市任书记达10年之久,这是卖官最为疯狂的10年,先后收受132名党政干部的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207万元,钱权交易结果,是让买官者如愿所尝就任乡镇、市直甚至市委、市政班子成员官职。
为什么象安徽的张松坚、徐社新、柳友伦之类的厅级高官,能在就任县区委书记期间疯狂卖官、疯狂腐败长达10多年不发案反受提拔?
很难想象一个疯狂敛财腐败的县区委书记,能潜伏长达10多年之久,不被当地干部、群众知道?倘若知道,干部群众反映举报管用吗?
上世纪九十年,福建莆田官场由“猪哥三书记”主政,腐败得昏天暗地,让莆田迅速成为全国信访上访第一位,名列全国上访信访之乡榜首,惊动了中纪委女包公刘丽英副书记199611月中旬率队查处莆田腐败重案,原福建省委委员、莆田市委书记许开瑞,民间直呼“猪哥瑞”,于1997618被宣布正式免职,但由于有人包庇,却没能用国法追究惩办;莆田县委书记、湄洲湾北岸工委书记、陈少勇市长的特别助理郑海雄,民间直呼““猪哥雄”,在厦门远华案曝发严查时,搞父弃官、儿辞职,全家人间蒸发,其违法乱纪行为有人包庇,得不到国法追究;莆田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政协主席的陈少勇,莆田任职10年,民间直呼“猪哥勇”,腐败恶行一直不断被莆田干部民众举报,尽管“猪哥勇”政声不佳,却仍然不断得到提拔,2002年升为宁德市委书记,就职书记期间,宁德3万多人公民联署罢免陈少勇全国人大代表,要求免去市委书记职务,可是“猪哥勇”竟然2005年提拔到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党工委书记……
安徽、河南、福建等地,腐败官员不受查处,反而提拔的一串事实,民间解释:一是上级党委和组织、纪委、检察部门睡大觉(服从政治需要,属于体制性的睡觉);二是任凭干部群众举报,上级和职能部门不想查处(属于官僚体制病症的官官相护)。结果,腐败官员在所谓干部公示制度下,个个均能过关提拔,共和国养虎为患,贪官捞足提拔!证明共和国目前反贪机制、干部提拔机制成摆设?(体制缺陷监督官员的不是民众)
县区委书记手握重权,又缺乏必要监督,权力没有看得见的界限,这样,权力的真空形成,腐败问题就会频发!
县区委书记集权高度,成为不争事实。一旦权力高度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即使人性再完美,免疫力再强,难免被攻陷。
那么,市区县委书记权力的真空地带,应当由谁来监督?
这是现行制度中最大的盲区。
人大能监督县委书记吗?不行,市县区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状况普遍存在。
同级党代会能监督县委书记吗?不能,因为党代表是由书记定的。
同级纪委监察机关能监督县委书记吗?不能,因为是在县委书记领导之下,怎敢实施监督呢?
上级党委、纪委能监督县委书记吗?不能,因为是提携书记的上级或同仁,官官相护多于实施监督。
 “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形成各地通病。
故而,市县区委书记成了腐败的高发区,重灾区!
2010年“两会”调查民众诉求,“反腐倡廉”居首位。调查显示,占半数以上的网民认为,惩处力度不够,一些腐败分子得不到有效惩处,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力,是重要的原因。71%网友认为,县处级干部的腐败问题,认为是最严重。有网友留言说,目前反腐败的盲区在基层,希望从基层反腐败,对腐败实行零容忍制度。
201014环球网报道,您认为哪种行为最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调查中,官员的贪污腐败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而且今年的比例高达近六成(59.2%),是三年来的顶峰。而2006年被视为最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产品的劣质和造价现象严重,则下降到了第二位,有44.1%的受访者表示这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最大。
      市县区委书记腐败高发凸显,呼唤加快中国民主政治进程,呼唤还政于民,让人民能真正监督、选举、罢免官员!
我们在期待!人民在期待!共和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