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专职哭丧女哭技感染众人的思考
李华新
看过电视剧《手机》的观众,一定还记得“路之信”吧,靠哭丧赚钱的他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在现实生活中,哭丧业正悄然兴起,并成星火之势,职业哭丧人用他们的泪水和哭声在演绎人间悲喜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钱财。这种职业(丧葬乐队)仅在成都双流一带就有四五十个,而每一个乐队都有一名专职哭丧女。( 2010-06-28 07:59:48 )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上周二,成都华阳某小区一位百岁老人去世,家人按丧事喜办的习俗操办,上百人聚集灵堂前,呼啦啦摆开几十桌坝坝宴。一支吹奏乐队现场助兴,一名年轻女子哭得感天动地:“妈妈啊,您辛苦了一辈子,把我们拉扯成人,你却驾鹤归天……”她略带戏曲苦皮腔调的嚎哭,感染了灵堂前所有的家属和亲友,大家也忍不住泪水涟涟。她,就是现实版的“路之信”,名叫金桂花(化名),职业哭丧13年。
桂花说,为了哭得动情、让丧家满意,每一次哭之前她都要问清死者生前的事迹功德,为的是让别人的故事感动自己。“这样才能哭得出感情,哭得出眼泪。”也许是《手机》所使用的细节和这样的职业哭丧女有关,或是受过启发,路之信也是一位苦人,不过他是男生,电视剧《手机》人物之一,严家庄人,由于天生有一副“杀猪”的好嗓子,声音洪亮,而成为职业哭丧人。剧中人物牛三斤他爹的丧事上,路之信放声大哭,引起了专门给人操办红白之事的锣鼓班子班主的注意。此后,路之信开始走上职业哭丧路,哭丧生意也越来越好。
而现在的这位哭丧女,显然也是属于西南地区的生活习俗有关,现在有人愿意请,有人愿意苦,看似是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效果,可是这些东西毕竟是属于昔日的旧习俗,并不是现在要发扬的一些旧俗。而当你的家人去世,你连哭声都不能自己亲自去做,看来这样的一份亲情或是悲痛,以及那个完全金钱化了,因为拜金人们对于自己的悲痛,也是可以不必亲自悲痛的,可以去请别人代替你来这样的事情。
一首首演绎人间生离死别的悲歌联唱让死者的苦诉清、生者的愿表完。眼泪和着汗水,金桂花近半小时的哭丧结束了,她捡起死者家属抛扔在地上的几个红包后退场了。
看来这个场面,还是有几分尴尬的,因为丧主的家人甚至不愿意把钱直接给人家,而是扔在地下,让人家去捡,而这个职业哭丧班子,现在是公开的在小区进行表演,给人的感觉还是觉得与现在的现代文明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总是感到有些不和谐,而且是此风一开,还有多少陋习死灰复燃,那也说不定。
这是一个已经消失的职业,现在有市场就有需求,并且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而且丧主是在拿钱为自己的亲人来用哭声送别的。人生的红白事,是人生的一个经历,这样的一支队伍是否可以公开招摇并且开展工作,是需要经过注册的,被注册那就是合法的,否则自己公开承揽该业务,与情不好制止,可是与法与社会文明建设,是否可以允许,有关部门应该有个正确的公开意见。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