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已经很少再想的事情



  1996年,我考入高中。

其实,对这段岁月,要不是编辑约稿,我已经很少会再去刻意地主动想起。十几年的时间,会让人选择性地忘记许多东西,——虽然,也许只是谁不经意地一句话,也许只是偶尔从你身旁经过的一个中学生,都会让一些事情像是泥石流一样瞬间涌来,然后把你所有的感情和心理空间都统统淹没,有那么一刻,让你在回忆中窒息,让你在时光不再的悲伤中有想流泪的感觉。

母校,已经搬迁,在某年某月某日。

新的学校,我没去过。这就像是部队的驻地变了,士兵换了,但还保留着以前的番号,即使以前的老兵回归部队,怕也是另一种感觉吧?原地既然已经移作他用,早就不是心中的母校,新址自己不曾呆过一天,又何来眷恋之说?想象不出,这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纠结?两相纠结之中,我们是不是早就失守了自己本该坚持住的心灵家园?

但,记忆还是固执停留。

从初中到高中,我还不曾做好准备。就像是一只风筝,机械地,我从一个层面飘到另一个层面。也许,那段时间,是我相当浮躁的一段时间。因为很久以后我发现,就在我和许多新生一起参加军训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在预习高中的新课本。而在以后三年的学习岁月当中,这部分提前预习了的同学,至少是在学习成绩上一路飘红。而我,则在学习上踉踉跄跄,像是一只在笨拙追逐的鸭子。后话了。

已经忘记了当时的军训是多长时间,好像还模模糊糊记得教官的模样,但或许也是大同小异,因为从初中军训开始,遇见的教官都是那种古铜色的皮肤,很利索的绿色着装,只能是从眉眼上找出些区别。

军训之前,许多人都戴着一副“变色眼镜”。听到最多的,就是教官会非常严厉,动作做不好,甚至会用教鞭抽打学生,有些就直接用脚从背后踹。是谁会和我们说这些呢?大约都是一些学哥学姐罢了。也许,这些学哥学姐也是听他们的学哥学姐这样说的,一代一代的学生传下来,就把军训弄成了一种好像很暴力的事情。但到底是谁曾经被教官从背后踹过呢?也许只是一个世代口授的传说罢了。因为用常识想想,教官也不会就轻易去体罚学生,本来就是相处最多一个月、两个礼拜的事情,而且军训之前,这些教官也一定会被自己的上级仔细叮嘱过,不准体罚学生。

事实上,在军训生活中,我们的教官也确实没有一丁一毫从背后踹谁的意思。从最简单的立正、稍息,到稍微复杂些的齐步走、跑步,还有更复杂的正步走、分列式,我们就一点一点地学下来,完全就是一个缩小了的新兵入伍训练那样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也让我们原本还不熟悉的新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在军训休息的时候,会一起说些闲话,看那些从身边经过的师哥师姐,而他们在课间的时候,也会依在楼栏杆上看我们,不知道是谁做了谁的风景。

终于要到最后的“阅兵式”了。应该是带着比赛的性质,不但是班级与班级在比,教官与教官之间似乎也在比较,看谁带的队伍更加优秀。而军训成绩出色的班级,在以后的高中生活中,无论是班级纪律,还是其它方面也都会比较出色,这似乎也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律。
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军训的学生,因为我似乎天生惧怕那些需要协调性的动作训练。走正步总也走得不是很好,被教官纠正过几次,弄得我自己也没什么信心了。到最后,就被教官挑出来去做“阅兵式”的“标兵”,就是“阅兵式”的时候提前在队伍经过的道上站岗,有点类似于标记位置的意思。

当“阅兵式”终于开始,一声“标兵就位”,我很“神圣”地跑到自己的位置上,全部“阅兵式”过程中,我就那样笔直地站着军姿,一动不动,甚至眼睛都很少眨动,看着一列列队伍在自己眼前经过,也看着自己的队友在自己眼前经过,我相信,当时即使是有一只苍蝇什么的落在自己的脸上,自己也不会动一下。我这样的表现,甚至赢得了教官这些真正的军人的表扬,“阅兵式”结束之后,在整个军训过程中都没怎么表扬过我的教官,第一次当着全部同学的面说,其他的教官都赞扬了他的这样一个“兵”。

军训结束,我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白发的先生,漂亮的女生,还有怎么学也学不会的数学,不用学就可以拿高分的语文,都开始走进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迷茫,在迷茫中执著,在执著中一晃十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