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可以分为两种,短期底部和长期底部。短期底部:在熊市中,每次下跌抵抗产生前的一个底部区域,比如现在,或许我们正处于一个短期底部中。短期底部产生的原因就是超跌,当市场普跌30%以上,部分个股腰斩之后,这时市场再无量横盘或者滑落就可能进入短期底部。如同本周的市场,大量个股超跌后进入短期底部区域,从反弹的格局看,超跌股是主力军。
不过,这种底部很难操作,超跌股在进入底部之前基本是快速杀跌,买入后的短期市值损失是可观的。一旦有快速反弹,却买不到货,真正追到时也许反弹已结束。所以,熊市中的短期底部并不是机会。
熊市的长期底部形成,要关注以下几点:
1、熊市的本质与经济基础或者货币政策有关。目前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都属宽松,主要问题出在经济基础的不好预期。在经济转型的压力下,经济增速放缓或者减速不可避免,要扭转这个熊市,经济趋势获得转机最为关键。
目前还很难看到中国经济继续向上的趋势,特别是可能还有很多悲观预期没有释放。所以,除非看到实质性的影响经济基础,影响估值的正面因素出现,否则底部很难形成。另外,经济是个渐进的体系,筑底的时期可能会很长,当诸多不良预期逐步爆发后,市场会从急速探底转为缓慢筑底,直到经济预期转好。也就是说,长期底部是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是身在底部不知底。
2、本轮熊市是一次去杠杆化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在宏观经济不利预期的影响下,经济个体的盈利预期发生转变,中间利润快速消失,大家开始寻找最根本的、最简单的盈利空间,上下游之间对利润的争夺加剧,毛利率快速下降。周期性高杠杆行业的盈利水平快速下跌,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传导周期性,继而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不断下台阶。此时,会产生一些相对防守的板块,比如医药、农业,但在经济体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也会下降,只是相对跌得少而已。
那些盈利过程中具有高杠杆因素的公司,股价将不断下跌,特别是在每次业绩报告期,大家会敏感地发现,大多数公司的ROE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中,更会增强市场下跌趋势的预期。所以,上市公司整体ROE的环比或者同比变化趋势,是我们判断长期底部来临的重要因素。
3、熊市也是市场散户化的过程,很多股票在熊市中曾经有过猛烈的炒作,但是之后可能会跌得更凶,而有些股票虽然每次反弹不大,但是总体跌幅有限。这就体现了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散户化程度。
熊市中投资者的下跌预期不断增强,其中的每次反弹,都是机构资金不断流出,散户资金不断流入。一旦市场的波动再度开始,散户的多杀多势必让股价再下一个台阶。最近的每次反弹,机构投资者仍在卖出。只要散户化的过程没有根本改善,底部就很难来临。
近期股市走得磨磨叽叽,外围市场大幅反弹也刺激不了市场的做多动能。2319点是底部,还是下跌中继?已经抄底的投资者应该坚守还是逢高撤离?胡立阳认为,现在已经进入长线投资的最好时期。
现在能买股票吗
记得上次采访您时,您说跌破2600点可以大胆买股票,现在股指已经走到2300点区间。您现在怎么来评价这个市场,到底了吗?
胡立阳:按照我的理论,跌破2571点就是捡便宜的好机会。过去我们都听过炒股不要“追涨杀跌”,其它市场也有同样的说法,只是我们并不知道低点在哪里。
我花了七年时间到全球各地的12个新兴市场,研究它们过去25年的走势,得出了非常宝贵的统计结果。这些市场无一例外,从低位反弹一倍都会遭遇卖压,A股市场1664点往上涨一倍,就到了卖压区,也就是3300点到3400点那个区间;香港股市、台湾股市无一不是这样。
那么低点在哪里?按照我的理论,1664点加上3478点,再除以2,也就是2571点,这是一个市场回荡的极限位置,一个牛市是很少能够回到这样的低位,一般调整也就15%。但A股跌了很多,不太正常。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捡便宜的好机会,目前是处于超跌位置。
您说的这些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可真的要做起来好难。
胡立阳: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任何底部都是一个区域,而不是具体的点位。目前这个区间是长期投资的好区域,当然时间上难以拿捏。在这里我要请大家纠正一个抄底的概念,没有人知道底在哪里,只能说跌破某个位置之后,跌得越多,机会越大;盘得越久,筹码洗得越干净,越能赚大钱。
有人说,现在全球股市在重复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过后的市场;也人有说,在重复上世纪30年代的市场。你觉得到底在重复哪一段历史?
胡立阳:绝对不是在重复历史。我发明了一个名词叫“煽风点火效应”。上世纪30年代,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多媒体,大家疏于防范,最后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今天则正好相反,经济体中发生的事情大家一夜之间就都会知道,这使得我们能够提前防范,经济危机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就是媒介“煽风点火”的效果。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
A股缘何独弱
A股为什么会跌这么久?
胡立阳:这与A股之前涨得太急有关。从1664点到3478点,只花了十个月时间。A股是全球股市当时第一个翻倍的股市。更为重要的是,在涨到那个位置之后,成交量随后没有及时缩小,成交量持续放大,造成市场筹码混乱。你看1664点时,成交量沉淀了2-3个月。当然现在市场上的筹码开始沉淀,每天成交额五六百亿元,这样维持两三个月,底部就会越来越近。另一方面,经济跟不上股市上涨的脚步,经济还是春天的时候,股市已经走到了秋天。
按您的理论,如果A股再次反弹,目标位是哪里?
胡立阳:3100点-3400点之间仍是最大考验。能否通得过去,要看当时全球的经济情况,如果经济加速前进,股市就不会有问题。
我看其它新兴市场都很强,为什么唯独A股市场这么弱?
胡立阳:这是一个很多投资人关心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并不弱,但对外资投资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还处于循序渐进阶段。随着外资的增加,暴涨暴跌的局面会减缓。因为A股市场缺乏多元化投资机制。同质化太高,一个利好来了,大家都看多;一个利空来了,都做空。暴涨暴跌很明显。我要对投资者说的是,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在空头市场中买股票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市场在目前这个区域停留得越久,投资者最终也能赚得越多。别人犯错是在为你累积财富。
抄底还是观望?这是当前市场上最大的问号。蓝筹股估值便宜,但就是不涨,稍有反弹,会不会是再一次下跌的陷阱;小盘成长股,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但补跌的幽灵时刻盘旋。下半年的入场时机到底在何时?本期华山论剑请到三位北京的私募经理,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魏上云、京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山,请他们谈谈对后市的看法。
转型期遭遇青黄不接
先来总结一下上半年,上半年的行情走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不是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李泽刚:上半年由于紧缩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加之海外金融市场的动荡,A股市场呈现台阶式下跌。上证指数从2010年初的3277点已经下挫到了最低2319点,超出了我们年初的判断。
魏上云:这一轮下跌是政府主动宏观调控引起的,改变了大家对基本面的预期。首先是对投资和消费的预期都出现了降温,进而对GDP增速预期也开始下调。再加上资金面的收缩,回调是很正常的。
陈山: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我认为是一个失策的计划,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来得突然,决策层没有应对经验,打乱了既定的调结构步骤。今年上半年金融危机过去后,经济恢复得比想像得要快,政策重心又回到调结构中来,这导致上半年钢铁、水泥等与投资相关的行业下跌幅度比较大。调结构与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对接过程,现在正处在这个青黄不接的过程中。
从估值角度考虑,目前周期性股票的PE和PB都已经接近历史低位,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处在本轮调整周期的底部?
李泽刚:指数已经下行到2319点,我们听到悲观情绪一片。但我们认为,当前应该看到的是安全边际。如果指数再下挫不到100点,我们就倒退回十年前的水平。早在十年前的2001年6月,上证指数就曾到达过2245点的高度。这十年里,中国加入WTO,经济总量上升了四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完成了股改的蜕变,中国经济实力和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从基本面和价值的角度,我们不会继续看空指数。
魏上云:我们认为现在调整的差不多了。有市场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量不行了,GDP不行了。但是跌到一定程度后,存量会发生作用。中国本来有很好的基础,人口红利、城镇化建设等等。当收缩信贷,市场跌到一定位置时,存量资金会发挥作用。
也有人说今年行情又像2008年。我认为这次不会,2008年那次是黑天鹅,大家没想到。这次是政府主动调下来的,大家都知道,那么已知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8年那么差的情况也就是1664点,所以我们对现在市场的判断偏乐观。
陈山: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下半年应该有机会,但是反弹的高点不会太高,我们预计高点在3000点左右,乐观一点可以看到3100点—3200点。
近半股票或有补跌
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估值中小盘股票今后的走势是补跌,还是继续维持30倍以上的市盈率?
李泽刚:A股未来仍然存在结构性风险。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和不能被证明能高速增长,却又享受着高估值的许多小盘股,如果指数低迷的时间足够长,这些股票出现结构性补跌行情的可能性较大。值得重视的是,这批股票市值虽小,但可能占据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近一半。
我们认为下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虽然指数难以大幅下跌,但中小板中缺乏业绩支撑的一大批股票将呈现结构性熊市。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博弈的角度,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套利窗口将随着股票供应数量的增加而关闭。在实业界,8倍市盈率可以买到的股权放到资本市场就可以在两三年内变成40倍市盈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日子不会持续。
陈山:大部分的中小盘高成长股是有前景的,但目前有估值压力。以创业板为例,第四季度会进入限售股解禁时间,最初的投资人获利丰厚,有强烈的退出愿望;另一方面,由于限售股解禁的税收关系,大部分创业板股票会经过一轮换手。
关注与投资相关板块
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在哪些板块?投资者观察市场变动要关注哪些指标?
李泽刚:下半年三个方向值得关注:第一、过去半年大幅杀跌,股价处于新低的板块,主要包括跟投资和地产相关度较大的钢铁、建筑和银行板块。以银行为例,由于担忧经济二次探底带来坏账压力,目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一旦出现经济好转的迹象,那么银行股股价显然是偏低的。钢铁是同样的例子,作为上半年跌幅最大的行业,钢铁股的历史最低市净率是0.8倍左右。而目前已经有不少钢铁股跌破净资产,只是目前市场对传统行业完全没有兴趣。但从长线的角度,目前的价格已经进入安全范围。
第二、政策转向受益的行业。下半年由于海外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不确定性,国内宏观经济已经出现减速的苗头,例如发电量、工业增加值的下滑。总需求下降,政策必然放松以刺激经济增长。许多未来五年完成的项目可能会压缩到两到三年完成,以防止经济二次探底。近期,国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开工23个项目并投资6822亿元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高铁、电网等基建相关的股票和其他政策转向的股票是关注的重点。
第三、行业景气度超预期的行业。我们集中关注在内需板块,例如航空业。客座率上升至历史新高,票价淡季不淡,这样的高景气将使得航空业盈利可能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魏上云:城镇化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机会。尽量避开产能明显过剩的产业,选择受益城镇化的产业,具体讲新型建材不存在产能过剩,此外工程机械,季报年报都没有表现出产能过剩的情况,而同时又会受益于城镇化。
此外,对于这轮房地产调控,应该看远一点。政府调控的终极目的是把房价压下来,让更多老百姓买得起房,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就会超过预期。
我们从开发商的角度看,这批开发商经过2008年调整,都吸取了教训。2008年房价有下跌的预期,他们就不拿地。但是这轮开发商拿地的速度并没有放慢。他们判断政府会出台措施,鼓励楼盘开发建设,房地产对投资的拉动也会越来越明显。
陈山:短期来看,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具备一定的交易性机会,如果和新兴战略产业产生共振的话会有一波较大的反弹。但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趋势性的大牛市都比较难出现。
从本轮调控来看,政府是留有后手的,就是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旦相关政策措施很快跟上,对一些与投资相关的行业就具备向上牵引的作用。从目前新股发行的节奏看,目前的市场状况是管理层可以容忍的,股市下跌也有可能是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轮股市的底部在哪里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