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让上海市的地铁网络更完善


世博让上海市的地铁网络更完善

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往地铁11号线的隆德路那边走,发现隆德路站原来是在苏州河边靠近桥的地方,其实距离我们住的地方(万航渡路)是非常近的。明天我准备再走一次江苏路站,看看具体需要花多长的时间,也许这两个地方的距离都不是太远,我的家处在一个比较靠近中间的地段。如果要去上海大学,这个地铁11号线路的存在似乎可以让我的走法更多样一些。比起去昌平路,走到隆德路距离上毕竟要近许多啊。当然,这条线路涉及到几次转车,路上可能要耽误不少的时间,似乎也不怎么划算。如果要去宝山区的上海大学,打车过去昌平路地铁站,然后走7号线,目前仍然是最好的走法。顺便说一下,我住在万航渡路858弄8号,也就是蓝超部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地铁的网络明显比以前更为完善了。以前,别说隆德路地铁站,就是昌平路地铁站,也都是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

我认为蓝超部落这一带在最近的两三年之内还会形成一个比较重大的繁华地带的,所以这一带的房价恐怕仍然会上涨。为什么这么说?周围地方正在形成新的居住项目,新的写字楼、住宅拔地而起。悦达广场的出现,也带动了曹家渡的上海友谊商店的复兴。看样子今年年底就能完工的长宁路北面的一些地产会带来不少的人口。在长宁路、江苏北路交叉以北以及苏州河以南的这一片区域之中,以前可能是因为几个区交界之地,所以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现在,政府的意识在发生改变,这些地段的价值也就会非常自然地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隆德路地铁站的3号出口,我站在住地的楼上就能够看到,这个地铁站的修建,无疑大大改变了长宁路江苏北路北面三角地带的面貌。我觉得上海地铁的修建设计得很不错!

那么,为什么江苏路站没有很好地形成一个繁华地带呢?可能和路径依赖不无关系,人们要么去中山公园,要么去静安寺,为什么还去江苏路呢?江苏路原来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落后于静安寺和中山公园,现在也就只好继续落后下去了。毕竟不是什么很牛的地方啊,现在剩下可以开发的地方也不多了,所以目前也就只好将就着吧。城市的繁华点间距究竟多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