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有关有关分配公平的问题,今日有一小得,志之于是: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收入形式有三种:一是工资,一是利润、再就是机会!通常说工资是比较平均的,既使有差别甚至于是比较大的差别,那也大都是有其道理的;利润的平均程度就差一些了,比如做生意有赚钱的有亏本的。不过经历过文革那种一大二公的社会的我们已经觉得,象这样的不平均我们应当要接受,过于地追求形式的平均对社会对个人、对富人对穷人、有能力强的人对能力弱的人都没好处!
说到第三种形式——机会,就不同了,机会这个东西天生就有三个特点:不可预知,不公平的,不能广乏享受的,对社会无真实贡献。
机会是不可预知的,是指按常理,大多数有无法了解到它的前兆,多数人认为可能的,它一定不出现,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它偏出现!说白了——机会永远只是给少数人的!
机会是不公平的,道理前面已经明说了,我曾经细想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收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得出的结论是98%的原因就在于由政府主导制造了太多的机会!就是这些年来政府制造的一系列的政策所给制造的机会,让少部分人爆富,让少数人独点了社会发展的果实!
机会是不可能广乏享受的,一定人人能享受到,它就不叫机会!甚至于很多机会被就是人为制造出来剥夺原本人人都可享受到的利益的!
最重要的是机会是没有任何真实价值的,真实的价值只有如劳动、科研、管理、艺术创造等实在的东西!机会永远不在此列!
机会既有这样的特点,我当然就不喜欢它,希望它越少越好,因为那样社会就更公平了!有些机会真的就如同天上掉下块金块砸到某人的头上也不是绝对没有的事,但这样的事总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机会是制度的漏洞、政策的多变、政府的追求短期政绩、政府迫于近期压力、或者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引诱而造成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来的,从来就没有一套系统的制度设计,总在把原来的制度修修补补于之于样的环境,有不适应的就再补,新补丁与旧补丁不相适应,又有漏洞,接着又补。于是补了又漏,漏了又补。这三十年是一路补来一路漏、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发财的机会!
经济学家扬小凯就说过:中国的跟本问题是越来越严重的机会主义!他真是个天才的经济学家啊!在中国有这样的感知能力的人太少了!
我想政府是不会放弃机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因为他们有非常过硬的理由:这三十年我们不是发展得很快吗?
不错!托了机会主义的福,这几年我们是发展了,但你一定发明白机会主义的发展有以下的特点:不可持续的、不完全的、无核心价值的。
机会主义者永远没有全局的、长远的规划,总是在某个方面单兵突进,而不顾其余!因之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社会矛盾激化是必然的了!说它不完全的还更重要的是指它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可们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际市场!要保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又必须保持国内劳动力低成本——这里隐含着一个可怕的逻辑:这种发展模式是国家可以富,少数人可以富,但广大的人民必须穷!
我们的人民正走在一条永远不能富裕的发展道路上——这是怎样的悖论?
说机会主义的发展是无核心价值的发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是明摆着的!理论上说机会主义者从不问价值是什么?见钱就赚就是他们的全部的认识!在实践上随便举一举就有好多例子,一是现在人已经毫列价值观可言了,富人精神的空虚到了极点!从商品形式看,我们的商品几乎全是简单地模仿国外的产品!从科研上,品牌创造上我们至今是零!这说明了什么?机会主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