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书《推背图》连载之十六


  第十六象 己卯(离下坤上 明夷)太祖初步统江山

  讖曰:

  天一生水姿稟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      其餘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      不杀人民更全嗣

  图中一人坐著南面称尊,前面五人环列朝拜。

  文字:天一生水,姿稟圣武,顺天应人,无今无古。纳土姓钱并姓李,其餘相次朝天子,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天一生水”象徵小宇宙的形成和时代的开始,再加上第三句和第四句“顺天应人,无古无今”象这样的夸奖和南面称尊的图像,在《推背图》中是很少见的,难道几百年前的李淳风预示错了?

  其实非常準确,其一,在政治上,宋太祖开国,结束了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的纷纷战乱,开拓了统一稳定的局面;其二,在思想文化上,宋代开天地之文运,在汉唐的基础上,分别将文学、史学、经学以及融汇儒学、佛学、老庄学说於一体的宋代理学,推向了高峰,先后出现了欧阳修、司马光、曾巩、王安石、三苏等文学史学著名人物,以及周廉溪、邵康节、朱子、二程夫子、陆象山等经学、理学大师。其三,站在常人角度,开口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好像宋太祖顶多只能并提。其实站在稍微高出常人的层次来看,当时的宋太祖确实“无今无古”,秦始皇虽应天命而来,但是暴君,汉高祖及其孙汉武帝,虽然大有其名,但据称是赤帝下界,在天上的层次可能较低,唐太宗下来前的层次可能很高,但并非第一代开国君主,因此宋太祖,堪称无今无古了。再看“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在宋朝应验了没有?正巧距李淳风六七百年的宋初,太祖、太宗实行了纳土,南唐李煜为宋所灭,吴越王钱谬也主动称藩入贡。

  而“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也被应验,太祖是一位有修为的真人,统一天下后,仁爱治国,不滥杀伐。赵960年陈桥兵变,得天下兵不血刃。而后不杀降王,不杀功臣,961年「杯酒释兵权」,消了藩镇势力;对百姓修养生息,天下安乐。这个「真人」为保江山社稷,重文轻武,秘密立下了不杀大臣、不杀谏臣的规矩,使得宋朝文风鼎盛,文人辈出,而武力疲软,屡遭外侮。

  大家知道,宋太祖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得天下不费一兵一卒,太祖得天下之后,“杯酒释兵权”,及时解除了属下将帅的兵权,这既是封建帝王为稳固天下和平局面与家天下的私心,也是吸取历代历朝经验教训,开国功臣居功不退后必然形成诛杀功臣的惨剧,而后代明朝朱元璋就是因诛杀功臣血流成河史无前例,造成国运不亨。所以宋太祖和历代开国君主不同,建国前后基本不动杀伐,当然他也有缺点,不知道 为什么原因,杀了陈抟派来助他得天下的弟子苗光义,或许是私心?或许是苗光义精通易道,有神秘莫测之谋略?不得而之。但我们从宋太祖事母至孝,还遵从母亲临死前的遗愿,把皇位传给兄弟赵光义的事情上,应该知道他的私心并不是那么重。反而是赵光义,按事先的议定,自己接过皇位后,应该把帝位传回给自己的侄子即赵匡胤的儿子的,最后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才是私心了。不过天地自有主,很难说谁是谁非,观宋朝开一代文运,却在军事上积弱,我们只能说赵光义失信,肯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传位给自己的侄子,那宋朝的国运,或许会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