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为何普遍暴利


抗癌药为何普遍暴利
2010-7-29

  前不久媒体披露,每支成本不超过4元的注射剂恩丹西酮,在陕西省物价局网站上,其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如果以出厂价为基准计算,恩丹西酮的利润率高达2000%,比此前曝光的利润率高达1300%的芦笋片还要暴利。

  细心的人会联想到,恩丹西酮和芦笋片都是用于癌症治疗的,这足以说明,目前药品暴利在抗癌领域表现得比较集中。这样看来,中国的癌症患者成为众多商家和各种医疗集团争夺的香饽饽和摇钱树,一点也不偶然。癌症患者很可怜,他们既要忍受无情病痛的折磨,还要忍受经济上的“盘剥”。笔者曾听基层一位医院院长说,有一年,其收治了一位家庭条件较好的肺癌患者,住院治疗几个月,这位患者竟使医院当年的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恩丹西酮注射剂的规格为8毫克,1公斤原料药可以分装12万5千支。以恩丹西酮原料药市场价每公斤6万元计,1支恩丹西酮的原料成本不足1元钱,即使加上包装费、工人工资、管理费等,其成本也不会超过4元钱。利润率高达2000%的恩丹西酮,目前是不是暴利之最,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的是,利润率成百上千的暴利抗癌药,绝不仅限于媒体曝光的恩丹西酮和芦笋片。

  暴利药集中于抗癌药,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抗癌药基本上执行的都是政府指导价。药价虚高,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出了问题,政府指导价严重偏离药品成本,同时,由于患者没有选择权,致使药品流通市场严重扭曲。二是癌症用药几乎为医院所垄断,患者即使想在院外购买也常常难以如愿,而医院的药品不可能讨价还价。三是癌症用药大多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加之“治病第一”心理,患者及其家属很少顾及价格虚高,这样一来,药价往往“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癌症患者多住院治疗,其用药完全由医生说了算。这类药品商家基本不向零售药店供货,患者无从进行价格比较,即使有患者抱怨价格高,也只能认宰。而只要是进医院的药品,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下,其虚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虚高不但不影响中标,而且易受到医院的欢迎,易受到医生的青睐。癌症用药即使不在医保范围内,只要进了医院,就不愁买家,因为只要有高回扣为诱饵,就会有医生想方设法开方。在医生的推荐下,没有任何博弈权的患者,不得不无奈地倾向于“只选贵的”。

  因为抗癌药的普遍暴利,一个癌症患者常常使有限的医保资金遭滥用,更常使一个家庭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遏制抗癌药价格虚高,不仅有助于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更有助于合理药价机制的形成。所以,让抗癌药价格回归合理,越早越好。

 ;

 ;

 

作者:张铁鹰 来源:《医药经济报》2010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