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洲枫溪区如何构建流通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8月12日上午,应潮州市枫溪区组织部邀请,约我为该部门举办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训班”做一场报告,作为培训班的第一讲。记得组织部的蔡部长与我联系时,正好我在新疆参加“扩大内需与构建商贸流通体系”的学术研讨会,想想如何继续“鼓吹”我的“流通主导型经济模式”问题,就列出了上述题目,未想到与邀请者的意图不谋而合。于是,我在初步了解枫溪区的产业基础和现状后,就如何在工业化中后期跳出“生产导向型经济模式”并向“流通导向型经济模式”转型,以及围绕这种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等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潮州枫溪区位于“中国瓷都”――潮州市的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次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区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6个居委会,人口10.65万人。近几年来,枫溪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建设“陶瓷强区、魅力新城、和谐家园”为目标,上下一心,团结拼搏,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2009年,全区经济实现GDP62.21亿元,人均GDP达到49024元,在整个粤东都处于较高水平。枫溪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与陶瓷生产同生共荣的地方。早在1300多年前,枫溪人就利用当地瓷土生产各类器皿,传统工艺一直传承发展,并且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十大瓷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枫溪人抓住近特区先开放、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历史机遇,率先在全国进行窑炉改造和机制创新,大力生产适销国外的陶瓷产品,着力推进陶瓷产品的优化升级,短短30多年的发展,使枫溪陶瓷在全国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目前全区拥有陶瓷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160多亿元。
概括来讲,枫溪陶瓷生产主要有下面五个特点:
一是产业门类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枫溪陶瓷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腾飞期。枫溪人大力发展陶瓷生产,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带,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以工艺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三大门类为主,圣诞瓷、玩具瓷、装饰瓷等为辅,瓷泥、化工颜料、包装运输业等为配套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尤其是近五、六年,随着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特种陶瓷、精密陶瓷、电子陶瓷等新瓷种应运而生,枫溪陶瓷的门类更趋齐全。
二是创新能力强。近年来,我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陶瓷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全面实施科技兴瓷战略,近几年来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10多亿元,实施科技、技术改造项目300多个。目前全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6家,市级工程中心14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7家,新设立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潮州陶瓷研究院”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陶瓷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全区每年产品的更新率达到40%以上,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0%以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枫溪正规划建设“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探索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力求为传统产业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艺术元素。
三是品牌档次高。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支持规模企业申报自己的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着力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几年来,全区的品牌建设连上新阶,品牌的数量和档次居全国各大瓷区首位。目前全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项,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免检免验产品13项,省级以上名牌名标近70项;企业产品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专用瓷以及国礼瓷、奥运瓷、世博会用瓷,走进国家殿堂,登上世界舞台。而且枫溪区还被广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枫溪陶瓷”集体商标也已注册成功并投入使用,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四是市场份额大。“企业跟着市场走”是枫溪陶瓷迅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开拓市场中,枫溪坚持外向为主、内外并举、以外带内、以内促外的方针,全方位提高枫溪陶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参加法兰克福、米兰、伯明翰等国际知名博览会、展销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市场网络,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攀升。去年,枫溪工艺日用陶瓷的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约20%。与此同时,枫溪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连锁店、经营商,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大力抢占国内市场,枫溪陶瓷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大幅度跃升。近年来,枫溪陶瓷作品也频频在国内外获奖,在第四届广东省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大赛中,枫溪囊括了49%的奖项,受到专家的肯定,得到广泛的赞誉。
五是发展后劲强。枫溪的陶瓷企业基本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到位,市场反应灵敏,在市场大潮中闯出了一条发展路子,使一大批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几年,全区共有近500家企业增资扩产,共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兴建了现代化厂房500多万平方米,改造新建了窑炉设备几千条,引进了先进陶瓷设备一批。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使枫溪陶瓷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也为未来的强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面对2008年美国危机之后,陶瓷出口市场开始剧烈波动,进而使枫溪陶瓷生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促使枫溪陶瓷的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市场推广体系?如何构建相当稳定和畅通的流通渠道体系?如何提升流通领域的价值实现水平?如何推动陶瓷销售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步发展?等,这一切,当前的经济大转型背景下,都值得当地的领导和企业家常常思考。
当天的讲座由区委书记张时义主持,参加人员为区党政领导班子,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基层组织“两委”班子成员等,共130余人。我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何构建流通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主题,从为何要特别强调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突破口;促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说和交流。
附:枫溪区举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训班
2010年8月16日 潮州市枫溪区管理委员会公众网
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部署,近日我区举办为期1天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训班,组织全区130多名干部参加,努力锻造一支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培训班上,区委书记张时义作了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增创枫溪科学发展优势》的党课报告,从生动故事入手,结合时政热点、区域实际,用深入浅出的道理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必要性和现实性、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给听众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党课。培训班还邀请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王先庆教授讲授现代物流知识,从强调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突破口、促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四个方面进行详尽解说。通过学习,听课干部受益匪浅。
从今年开始,我区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对全体干部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主要是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产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省、市、区重点发展产业的基础知识等。接下来,我区将以文化创意、物流、传统特色产业陶瓷的基础知识为重点抓好专题培训,通过大规模培训干部,促进广大干部不断提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和水平。
http://www.fengxi.gov.cn/fxyw/news_list.asp?id=2906&itemid=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