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述(之二)


    419日,星期一。刚一上班,L公司便来电告知,已获某海外知名投资公司S公司的注资,入股资金大约为1亿元人民币,较入股前(Pre-Money)的净资产溢价600%进入。S公司为欧洲一家族控制,在奢侈品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我的想法是,L公司的品牌价值将大大提高了。接着打电话给几家商业物业的经理,他们也表示,S公司的入股,将让L公司的项目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421日,星期三下午。我再次造访L公司,提出入股想法,希望对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公司进行注资,未获得任何回应。但我认为,L公司对于资金还是非常渴求的,而且他们很难获得更大规模的资金了。当日,我就人民币兑换外币完成投资业务的相关事宜通报公司。

    422日,星期二。我获得了公司内部对于兑换外币并进行投资的认可后,再次电话给L公司实际控制人,催促其召开股东会讨论该事宜。

    424日,星期六。接到L公司电话,称根据与S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条款清单》(Term Sheet,L公司两年内都不能考虑任何入股想法,因此我的方案肯定不能实现。他们同时表示,原先联系我们,只是希望能够实现债务融资。     424-425日周末。我一直在反复推演L公司自2010-2013年的模拟财务报表,在充分认可其商业发展潜力的同时(此时公司的资本金已经大大增强),也发现如果根据历史交易考察,我对L公司的入股价格一定不可能低于S公司(因为S公司的投资能够带来很高的品牌溢价)。     426日,星期一。我放弃普通股入股的想法,提出认购优先股,进行永续的现金分红,或者通过债务为其构建资产负债率约为50%的单体多厅影城,并在债务存续期内分取一定比例的票房和小卖品(比如爆米花和可乐)销售收入。通过对模拟财务报表的反复推演,我确认了谈判的底线和收益。     427日,星期二。我再次造访L公司,此次重点考察它在财务上是否诚实,以及如何在财务上对其进行监控。考察让我非常满意:首先,对方在财务上的诚信度非常之高,给我提供的历史报表与营业税完税证明及其系统软件完全对应;其次,广电总局要求安装的财务软件透明度非常之高。

    考察完毕后,我提出了前一周酝酿的投资思路,但未获得正面回应。  

    55日,星期三。L公司实际控制人打来电话,告知无法接受我的投资建议。我非常沮丧,再次搁置该项目。

    611日,星期五。参加公司会议,领导表示,我们必须参与一些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影响力的项目,期间专门提到了消费品领域。我再次想起了L公司。  当日晚,我确认对L公司的债务投资模式,联系能够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制定出高收益债务融资模式,并打电话给L公司实际控制人,谈到了最新方案,很快获得认可。     612日,星期六。再次约见L公司实际控制人,她愿意支付高利率引入资金,在每家影城成立之时,以我方提供的债务资金为其构建50:50的债务权益结构。我未置可否,表示考虑一下。     612-613日周末。我反复考虑该问题,并且了解到,不少影院因为选址和经营的原因,无法实现盈利。但是我在影院选址及运营方面的判断力肯定不如L公司的专业人士,假设他们犯错误,我肯定也不可能做得更好。而如果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就无法说服资金方。

    614日,星期一。接到L公司实际控制人电话,我坦言很难认同她提出的方案,并提出了我的忧虑,表示再考虑一下。 

 

全文刊载于《融资中国》九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