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大马求学杂记(十):旁人又何苦求全责备?


 

位于吉隆坡闹市区的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首都办事处外景

 

        课程基本上完了,进入了复习阶段,下周三、四考试。

        组织行为课和薪金管理课的老师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反正人家逢课必到逢到必讲,至于听不听还有懂不懂好像就不太关老师的事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今天周末,有数位同学去新加坡去了,我们留在了吉隆坡。

        中午和同学耿先生去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首都办事处300米远的一个类似于市场的地方去吃饭,老板娘是祖籍广东的马华,一口蹩脚的“国语”勉强可以交流,而且这里居然能做汤面片,尽管味道和马来西亚大多数中餐馆一样已经“变味”,但去国万里,能有此已经很不错了,况且价格便宜像国内的“大排档”,每天中午人头攒动很是热闹。食客大多是一张黄色的面孔,一不留神还以为是在国内。老板娘说,光临这里的大多数是在吉隆坡打工的华裔或者是中国人,总之“十元(马币)吃饱,二十元吃好”,这在吉隆坡的市中心已经很难得了。

        于是老板娘和受雇于她的几个厨师跑堂便很忙碌,虽然本小利薄但顾客盈门,薄利多销也能挣满荷包,怎能不脚底生风脸上带笑?

        今天是周六,客人很少,老板娘难得清闲,可是她的一个马来女跑堂却在我们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耿先生问起缘由,老板娘转述说,女跑堂她的姐姐去世了,所以大哭。可能是伤心过度兼之客人少,女跑堂嚎啕起来,我们旁边一位客人颇为不耐,低声咒骂起来。唉,让她哭去吧,至亲往生悲从心来也是人之常情,何苦责备于她?

        想起了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老先生的一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可谓看破生死道尽红尘。虽然那位异国的女跑堂不懂中国古诗之妙,因为悲伤要哭就哭也是性情中人,旁人又何苦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