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昆虫的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枚茱莉亚蝶卵栖息在西番莲的卷须上,也许能够躲过饥饿蚂蚁的“蚁口”。这种蝴蝶差不多只把卵产在缠绕的西番莲藤上

 

    在强大的电子显微镜下,昆虫卵展现出令人吃惊的一面,好似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又或者一些新发现的怪异热带植物的照片。在母亲体内时,卵子便发育出壳。为了孕育出一个新生命,精子必须不断游动,寻找并穿过卵子末端的一个开口,也就是卵孔,而后与卵子结合。在母亲体内,精子一直等待这样的机会,有时候,这一等就是几年时间,最后成功让卵子受精。

    随着发育出眼睛、触角以及其他可以辨识的身体部位,这些小生命开始用卵子上的小孔呼吸,呼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本文提到的昆虫卵直径在0.7毫米至2毫米之间,其中包括一些蝴蝶卵。发育过程中,它们面临着捕食者和所在植物的双重威胁,必须以非凡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
一枚斑马长翼蝶卵。橙色成为一种保护色,警告捕食者它很危险,含有氰化物或者其他毒素
    这些令人惊异的昆虫卵靓照由马丁·欧格利拍摄,他集摄影师和科学家双重身份于一身。欧格利说:“最耗时的一项工作可能就是着色。但对我来说,其中却充满很多乐趣。扫描过程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与普通的摄影不同,普通的拍摄在拍照的同时也捕获所有像素。但在扫描过程中,你一次只能捕获一个像素。”
    每一幅照片的拍摄均历时几天时间。首先,欧格利要将昆虫卵固定在合适位置,整个过程需要大约一天时间,而后再利用一天时间在显微镜下扫描拍摄,最后再用大约40个小时进行着色。所有照片均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枚蓝色大闪蝶卵。红带是卵受精后发生化学反应的标志,卵内则是蓝色大闪蝶的精子。蓝色大闪蝶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蝴蝶之一
    实际上,并非所有昆虫卵都完全无害,斑马长翼蝶的橙色卵便含有氰化物或者其他毒素。欧格利的昆虫卵靓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这种显微镜利用电子束跟踪物体表面。所拍摄的黑白照片经过着色,最后将昆虫卵的真实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