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家长、老师都纠结,不如取消“教师节”
今天,是中国的第26个教师节。首先,我要向辛勤耕耘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我人生中的所有老师们说一声“谢谢”!
国家在80年代中期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只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因为“十年浩劫”,将老师践踏成了“臭老九”,国家为了体现出“尊师重教”的氛围,才设立了这么一个节日。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在“教师节”里给老师送礼,应该是从送“小小卡片”开始的。那时候,由于人们的生活刚刚得到一点改善,物质还极度匮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多还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很少有如今的“金钱味”。那时候,每逢“教师节”,总能看到媒体报道某某幼儿园、某某小学的孩子们,将自制的那些五颜六色的“小卡片”送给老师,以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贺,和对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感谢。
可这些充满孩子心血的“小卡片”,就很快被印制精美的各类卡片所取代,从起初的明信片到后来价值不菲的贺卡,但表现的还都是精神层面上的祝贺。
可随着经济的繁荣,家长在“教师节”期间给老师送点小礼品就变得较为普遍。醉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不断追逐,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更是变得五花八门,除了精彩纷呈的物品、在高档酒店宴请老师外,给老师送购物卡甚至也变得较为正常。个别师德尚未达到“高尚”水准的老师,更是习惯于借“教师节”来收礼,送过礼的学生,他们肯定会更加关照。一些老师接受学生家长送的“购物卡”,甚至也不再显得矜持;更有个别失德的老师,你不送礼,他就给孩子“小鞋”穿,家长为了避免委屈了孩子,条件再不好,也得跟着送礼。学生送了甲老师,就得送乙老师,否则会引起乙老师不爽;送了语文老师,就得送数学老师、英语老师,而教其他科目的老师也会倍感失落。
正因为学生家长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已经变得较为普遍,每到这个时节,很多学生家长,就会为给孩子的老师送上什么礼物、礼物送给哪些老师而发愁。而发愁的其实还不仅仅是学生一方,绝大多数收礼的老师也会因此而纠结:不收,家长会说老师不给面子,甚至怀疑老师嫌“礼轻”了;如果收了,又总觉得不是很光彩,甚至觉得无颜面对学生和家长,而导致心里不安。
其实,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和当前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官员大肆受贿、医生肆无忌惮“收红包”,教师焉能坚守这一方净土?但家长给老师送礼,客观上也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损害了中国教育的形象。
笔者因此以为,与其让家长、老师都纠结,还不如釜底抽薪,直接取消“教师节”。
而建议取消“教师节”,也会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因为教师本来就是社会一个正常的职业,社会没有必要像对待弱势群体设立“儿童节”、“妇女节”那样单独设立一个节日。就目前的“教师节”而言,教师们并不能享受一般节日所拥有的法定假期,还得照样走向讲台,连节日那种喜庆、激情、浪漫、休闲等基本的幸福元素都不找不到,此前一天,还要忙着整理内务,以迎接领导们“居高临下”的慰问。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教师节”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节日。
当然,取消“教师节”并不能刹住送礼风,但少一个由头,总会少一份机会。
我近期关注的话题:
谁是“挪用4亿小处长”的靠山?
向“发廊女”家属发告知信,是警权滥用
警方要为“香艳局长”报一箭之仇?
网上举报“香艳局长”,何罪之有?
为3000余国民党抗日将士建纪念碑,是顺应民意之举
“集中返脏”,是低智商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