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学时带够四年卫生纸


大一新生入学时带够四年卫生纸

 

  “14包行李要10名志愿者帮他扛上去。更雷的是,他连毛巾都带了7条,卫生纸带够了四年用的。”谈起接送“齐全哥”的经历,志愿者李虎无奈地说。前日,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新生郑宇在5名家人的陪同下一进校园就引起轰动,连83岁高龄奶奶都坐着轮椅前来为他“助阵”。

  卫生纸带够了四年的

  据了解,郑宇是宜昌人,1991年出生。前日下午,在他家人的陪同下,乘私家车来武汉报到。“陪同人员有爸爸、妈妈、姑父、小姨,还有奶奶。”

  志愿者季南说,本来想着一个男生应该没有多少东西,准备一个人帮忙拎行李。没想到包一个接一个地往车下拿。他一看,赶忙打电话叫另一志愿者李虎过来帮忙。可大家还是都傻了眼,“我们一数,大大小小一共有14个包。”季南说。他不得已又打电话叫来8名志愿者。

  帮忙搬运行李的志愿者李虎介绍,郑宇除了几大包春夏秋冬衣物外,还带了一台立式电风扇,两个医药箱等。“一箱装着补品,一箱是日常用药。毛巾带了7条,还有牛奶、苹果各一箱。卫生纸准备了四年的,满满一大箱。”

  郑母说,“带来的卫生纸还不一定够孩子用4年呢,而且儿子从小就体弱多病,怕他来大学后吃不消,药品还是准备齐全点好。”

  妈妈抱怨食堂饭菜难吃

  中午,郑宇和妈妈在学校北园餐厅吃饭时,妈妈一直抱怨饭菜难吃,心疼地对儿子说“这么难吃的饭我都吃不下,你可怎么吃啊?”不过郑宇却反驳说,“我高中时在学校吃的饭比这个还要难吃,这没什么。”

  郑宇的奶奶曾参加过抗战,她说自己当年在重庆上过大学,但那时生活非常艰苦。现在孙子上大学,她不放心。“现在生活好了,能为他准备的就都为他准备好。”83岁高龄的奶奶坐着轮椅来送孙子上学,她说,昨天过来一看,觉得学校条件很不错,也就放下心了。

  郑宇同班的骆哲说,郑宇是一个内敛文静的男生,“他想独立,敢吃苦,但可能是父母太溺爱他了吧。”在骆哲的劝说下,郑宇终于答应一些不必要的行李会让父母带回去的。(09月12日 武汉晚报)

 

 

    出现这种事情应该说是民族的悲哀,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史均可以这样下一个结论,人类的生存史其实也便是人类的创造史。一个民族一旦失却了创造,那意味着这个民族离亡国不远,因而有些怀有民族忧患的人会痛心疾首地说,中国的教育到了最危难的时刻!抛开民族发展的命运这一宏大的命题不谈,假如我们只是一个母亲,一个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并且为他的一生负责的母亲,那她是否会为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呢?如果我们仅把这种着想理解为替孩子赚钱囤房,教唆孩子躺进父母刻意为之筑垒的巢穴里而醉生梦死了却一生,请问这样的孩子他会有什么宏大的梦想?又会有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感呢?说句很乌鸦嘴的话,假如他万一不幸降临失了家产或者因为倒霉而遭遇倾巢之灾,注意,这里说的是万一,请问,除了抱怨和自杀,他还有什么能力再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