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中国加息的因素有三:一是物价因素;二是对经济发展走势的影响;三是要看外围经济状况及其是否加息。
目前,中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继7月份上涨创下新高后,8月份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同比增幅创22个月来新高”,从物价涨幅来看,已突破了3%的警戒线,理应加息了。处在经济复苏关键阶段的中国有一大担忧,那就是担心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这种担心将制约加息政策的出台。影响加息与否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世界其他国家经济走势与加息状况。目前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远未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它们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仅不会退出反而会加强,当然加息对它们来说只能是奢望了。西方国家不加息,中国贸然加息,会导致热钱内流,更加加剧流动性过剩,这对控制通胀更为不利。因此,在西方国家不加息的情况之下,中国要静观其变,谨慎加息。
在防止经济二次探底及防止热钱内流的情况之下,中国加息决策将更难出台。在不加息的情况之下,中国应如何应对通胀(物价上涨)呢?
一是对炒作农产品价格采取高压态势,加大对农产品价格炒作的打击力度,使炒家因慑于政策而收敛动作。
二是采取公开市场操作之法,收紧流动性。流动性过剩,资金集中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泡沫,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收紧流动性,这是釜底抽薪之法,也是效果最佳的办法。
三是通过补贴等手段帮助普通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应对物价上涨,以减轻普通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
中国处在加息的“两难境地”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