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的“抑制投资性需求”,将让“以价换量”提前到来


温总理的“抑制投资性需求”,将让“以价换量”提前到来

本月1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数据显示,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7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持平”了。而此前的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曾出现过15个月来的首次下降,环比为-0.1%。

不难看出,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依然处于“僵持”阶段。

这一数据公布之前,楼市是否已经回暖、开发商会否乘传统“金九银十”涨价,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而目前市场走向不明朗,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方面,本轮调控已经5个月了,成交量虽然有着较大幅度的萎缩,但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下跌,有些城市甚至还逆势上扬,普通民众对本轮调控的效果,也由开始的充满期待,慢慢变为观望甚至失望,一些刚性需求,也因“等待无望”而不得不予以释放,导致近期部分城市成交量有所放大;另一方面,此前多轮调控失利,也令开发商误判了此轮调控,他们怀疑中央政府的调控决心,认为此轮调控还是会和以前一样“调一次,涨一次”,认为在和政府的最后博弈中取胜的把握较大,因此始终不愿意降价销售。

而就在这场博弈似乎难分伯仲之际,本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四届新领军者年会(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示,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稳定房价和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这就向市场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央不会让本轮调控半途而废。

温家宝在阐述深化稳定房价对策时强调:“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促进形成合理的住房供给结构,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温家宝的“引导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主要是希望通过增加普通商品房的有效供给,以优化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达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而“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房价,但会间接影响民众的心理,对市场产生间接的影响。

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温家宝首次使用了“抑制投资性需求”。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则是“抑制投机性购房。”

十分明显,温家宝总理已经明确给本轮调控加码了。如果后续市场继续一意孤行,国家极有可能要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

如果市场能够正确领会温家宝的讲话,“以降价换销量”的格局将会迅速形成。


我的近期文章:
 
楼市回暖,动力不足  
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必须修改“闲置土地”概念…  
国土部出“棉花拳”,每平米违规地罚25.7元 
  
对“捂地”、“囤地”者,就该让他血本无归 
终结土地“饥饿型投放模式”,为十年调控最正确选择

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是用屁股算出来的

中房协“上书”,显调控政策不会松动

“贫富混居”成“多输”局面,保障性住房需集中建设…
18万公顷用地卖不出去,比央企疯狂拿地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