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员开公车违停路中间揭了谁“伤疤”?


女官员开公车违停路中间揭了谁“伤疤”?

  

  9月17日上午8:38,省地产发展中心的一位女主任,开着苏A01236的省级机关丰田轿车上班,面对堵得水泄不通的路面,竟将黑色丰田轿车停在与北京西路交叉的玉泉路路口,随后拔下车钥匙走人。紧随其后的一排车辆出入不得,车上的驾驶员一齐按响喇叭表示抗议,路过的市民更是痛斥驾车人不讲公德。(2010年9月18日人民网转自《扬子晚报》)

  现代社会,开车上班,本无可厚非。可是,作为国家干部,开着公车上班,因为交通拥堵,而将公车公然违停路中央,造成更严重的拥堵,似乎就有点不道德、不理智、不文明了。那么,这位女官员开公车违停路中间的行为揭了谁“伤疤”?又暴露了多少官场陋习和诟病呢?

  公权横行。这位省地产发展中心的女主任,尽管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是在单位也算了不起的“人物”,有着一定的公权力。而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潜规则的作用下,很多官员认为,有权就有了一切。这不,这位女官员,就可以开着公车上班,而且可以想停哪儿就停哪儿,管他是路旁边还是路中间,根本不管影响不影响交通,影响不影响形象。一位驾驶员看着丰田轿车叹了口气说,也只有公车才如此霸道,私家车主谁敢这样做呀。路过这里的一位省级机关退休干部说,可以直接向省政府办公厅反映一下,请他们查一下是哪个单位的车,是谁这样蛮横。是啊,身为国家公务人员,非但不“遵守严禁公车私用”的规定,反而乱停乱放,公权横行实在到了“疯狂”的地步。如此不受管束的公权力,怎么能够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责?

  公车私用。想必这位女官员不会不清楚“公车私用”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这辆公车咋就成了女领导上下班的私家车了呢?这只能说明,在一些官员的头脑中,什么党纪条规、法律法规,都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文上的,对他们自己根本不起作用。正因为如此,才可能出现一些机关干部上班时间“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不守规矩”的行为,公车私用、私设“小金库”、“三公”消费等也才会屡禁不止。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官,不但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省纪委廉政处同志明确表示,公车是不能私用的。省地产发展中心的这位女主任开着公车如此跋扈,还是请她的上级机关好好管一管。但愿省纪委的同志不是说说而已,也希望公车真的不再被私用。

  公款吃喝。省地产发展中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我们主任昨晚因为有应酬,回去晚就开车回家了,早上也就开车来了。”一语道破天机,看似冠冕堂皇的解释,却戳穿了官场的另一“伤疤”,那就是公款吃喝已然成了一种“时尚”,公务应酬,也俨然成了一种“托辞”。其实,“严禁公款吃喝”,也不是今日才提的新规定。但是,公款招待、公款吃喝,已经成了干部、官员的代名词。不论是真需要,还是假需要,有吃有喝,就是需要。殊不知,就在所谓的应酬、酒宴中,有多少干部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拉下水。酒杯一端,原则放宽。于是,一些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也便有了某种默契。我们当然不能贸然猜测这位女官员所谓的应酬,就是不洁不廉的,但起码这样的“应酬”脱不了“公款吃喝”的干系。尤其是她居然还在应酬后,开着公车回家,就更加有点不像话了,不知其有没有酒后驾车,如果喝多了,出了交通事故,是不是还得追认为“工伤”或追授为“烈士”?

  “伤疤”不揭不痛,“要害”不戳不疼。面对一些官员习以为常的麻木、跋扈,就应该狠狠地揭,使劲地戳,直到其痛和疼,并引起整个社会疗治的“警醒”。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女官员开公车违停路中间,如同一条举报线索、一封举报信,有关部门真的有必要好好管一管、查一查。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女官员早高峰开公车违章 停车路中间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