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之道3 践行深度之思考
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以人为本为其核心,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人民群众,“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企业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工作指导,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以人为本的观念,是能不能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的根本问题。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集合单元,体现以人为本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又带有根本性,可以促进科学人才观的确立,促进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认识。现在企业里还有些领导认为企业不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把职工放在劳动力位置上而很少注重职工权益,一说降成本就先想到降人工成本。他们的管理理念还没有从重“物”转变到重“人”上来,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国家主人翁”这些字眼,这些年来也都很罕见了。说得实际一点,企业里的领导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企业目标,要把人才看做是第一资源,以使全体职工都能把心思和劲头用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上,还是有个过程的。企业要加速这个过程。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也要和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技术能力素质的教育提高结合起来,和创造职工平等发展、支持帮助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结合起来,和既有相互尊重关心的人文环境、又有公平正义的制度约束结合起来,还要和改革分配制度体现成果共享结合起来。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加深对以人为本的学习和认识,当好和谐建设的带头人。
但是,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到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认为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又经过了党的十七大,直至2008年9月中央再次提出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人为责任事故多次发生,社会民生问题热点突出,令人感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实还存在阻力。不少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是开会念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干,还是习惯了走老路;一些企业的高管层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依然模糊不清,依旧认为科学发展观不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只是管经济的方针策略,依旧把发展单纯地理解为招商引资上项目,而不关心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其实说穿了,除了一些企业的高管是执政能力差不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外,更有一些企业高管是有着顽强的对抗心态,是不愿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因为那样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动摇他们既得利益的基础!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见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这暴露了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企业高管,心里根本没有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根本没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概念,根本没有以人为本的意识,根本把宗旨意识理想信念抛到了脑后! 他们为富不仁,利欲熏心,内心里时刻惦念的是如何在权力经济中谋私!
社会上还有一种来自地方干部和企业高管的言论,意思是说科学发展观大部分是好的,小部分是不好的,具体说法是:“发展是第一要务,前段抓节能减排影响了发展,抓环境保护过了头”,甚至说“没有了金山银山,光靠绿水青山怎么致富?”让人听了觉得有一种基本还是过去那种竭泽而渔的味道,很不舒服。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他们很不适应,但大势所趋,也只好喊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口号,但却干着贬低、抵抗科学发展观的行动。让这样的人领导经济建设,不继续侵害群众利益才怪,党和政府的形象不被他们破坏殆尽才怪!
从企业来说,确实存在着加大环保投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人工成本的实际问题,做了就大有入不敷出之味道,但这些事情关乎政策法律又不得不做。因此,有些企业就千方百计做些既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想在表面上说得过去的动作。于是,社会上有了许多企业喊着执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却干着自觉不自觉抵抗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的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究其根源,一是传统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还在惯性中运行;二是官本位性质的的政绩观还在一些企业高管人的经营理念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三是应付对付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成绩强调主观努力,有错误强调客观原因”的行为成了习惯;四是养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功近利喜好短期行为的风气。说到底是企业高管的决策素质和发展眼光有问题,是企业高管的政治素质上有问题。这不叫无限上纲,这是现实中有些企业高管确实这样做的和正在做着,他们根本没有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根本没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思想支配行动,意识决定决策。要转变这种不正确认识,要把发展策略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关键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观念,在于冲破传统思维惯性,切实对科学发展观真服、真信、真学、真干。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老实的态度。现实的环保问题、市场问题、企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是在过去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现在要变被动责任为主动责任,不要再站在被动的地位上去应付检查,也不要采用什么对策,还是老老实实做事为好。
科学发展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一段时间里,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向着做既有科学发展意识、又有科学发展技能的新型企业干部的目标,对企业干部队伍加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加大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培养。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企业干部队伍的科学评价体系,防止一些企业中特别是企业高层干部中只能上不能下、只瞻前不顾后、只尊自己不尊他人、只讲权力不讲政策的现象发生。为此,这里也建议以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内容,对所有国企的高层干部进行有计划地素质培训,这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目标有着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的意义。
但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也要注意改变一种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在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里还是由那些不理解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在领导这次活动,他们并没有根本性的观念转变,没有真正的意识提高,还是凭借着权力继续着自己的惯式思维,千方百计维护着自己的面子和既得利益。真担心在这些地方这些企业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做成了走过场的夹生饭!那将留下隐患。
很多人在说国企改革不到位,其实这就是不到位的本源!
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定要在“根”上下气力,在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的宗旨意识、群众意识问题上下气力!就像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为群众谋福祉一样,让没有科学发展素质的人做出科学发展的行动,是不可能的。在抓紧各级干部科学发展观理论培训的同时,再追加一条严律:不换思想就换人!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者严惩,一个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