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央视的一个重播节目,大意是讲的国美的黄陈之争。黄光裕和陈晓之争,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是看来看去,都没看出这事情有什么高深之处,而我最感兴趣的是,陈晓的心理是怎样的。
翻翻陈晓的旧事,可以看出陈晓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只是他失败了。他自己创建的永乐电器被国美收购。虽然黄光裕称为合并,但是陈晓坚决的套现,狠狠的套现。这一举动清楚地表明“合并”只是黄光裕的一厢情愿,陈晓并没有把自己的荣辱兴衰与新国美绑在一起。哪怕国美股价跌到最低谷的时候,他也没有重新增持股份。陈晓套现之后有多少身价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他自认为失败了。有了失败者的心态,就会心生怨恨。心中有恨的人越有能耐,越危险。
陈晓最该恨的人应该是竺稼,但是在黄光裕落难之时,协助陈晓背叛黄光裕的又是竺稼,现任贝恩资本中国区负责人。何以昔日仇敌成为今日盟友?
也许是吃过一回亏,让陈晓领教了竺稼的能耐,这次想借助仇敌的力量为自己翻本,哪怕掠夺的对象是旧恩人,现老板。什么商业伦理,职业道德都可以弃之不顾,也许陈晓内心从来就没有过这些东西,因为他过去不是经理人,而是老板。
陈晓只不过是贝恩利用的工具而已,工具用完就会像使用完避孕套一样被遗弃,而陈晓也注定必将成为众人所唾弃的垃圾避孕套式人物。而贝恩无论事情结果如何都能全身而退,陈晓胜,贝恩有利可图,黄光裕胜,贝恩一样可以大大的捞一把,可恶的外资,可怜的陈晓。
在陈晓当家的时候,国美损失很大,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扩大规模,否则不能在家电行业领先;二要花费大量的好处费找媒介去支持他,否则舆论也是一边倒地反对他了;三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挽救消费者的信任,否则国美经营惨淡;四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拢络管理层,否则他在国美立不住脚;五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找谋士帮他经营国美,否则国美又要像永乐那样倒闭;六是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否认黄光裕,否则国美的奇迹是黄光裕创造的事实抹杀不掉、他超越不了黄光裕又得下课。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目前的董事会表面获胜,输的只能是普通投资者,黄将撤换其派的那几位已不能代表他利益的董事,同时黄开始将自有门店独立出来,建立一个新国美,并争取在A市上市(不过A市应该不允许其上市),同时逐步减持国美股票套现,这样国美的股价可能再也不会起来了。对于消费者和供货商来说,可能倒是一件好事,又多了一个竞争者。
而贝恩则是因为国美和苏宁的存在,金融资本无法控制中国家电销售渠道,而现在确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旦黄光裕出局,掌控国美的绝不会是陈晓,而是以贝恩为主的西方金融资本,以他们的实力做大国美,并最终打败苏宁,从而控制中国最后一条未被西方金融资本染指的零售渠道,因此最大的赢家很可能是贝恩。
最后问博友们三个问题:
1、假如你是老板,你会聘请陈晓这样的人管理企业吗?
2、假如你是小股民,董事长连大股东的权益都敢牺牲,你相信该公司会保护小股民的权益吗?
3、假如你是员工,你会忠诚于一个背叛老板的上司吗?
从国美之争中分析陈晓的心理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