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中国怪现象:一幢幢建筑的非正常死亡


  看了这几座建筑和桥梁的非正常死亡,心情很不是滋味。这些拆除的建筑,最长寿命20年,最短4年,远远低于一般建筑的50年使用寿命。拆除后重建楼堂馆所也好,做其他公益事业建筑也好,总之是原来的耗资不菲的建筑以及资源在隆隆机器声中,或者干脆一声炮响中灰飞烟灭了,还造成巨大垃圾。实在是造孽!!!联想到早前报道的美国纽约建于50年代自来水管爆裂,影响城市供水,那个建筑质量和维护水平,实在让人感叹。

  对于拆迁这些建筑,理由有几种,最大的理由是为了城市发展需要,托词是建筑质量问题、老化问题等,给人印象是不拆除就会垮塌,不拆就影响城市市容。其实,透过表象,更多的拆除,实质就是为了房地产开发。

 对于50--60年代的老式陈旧的建筑拆除,应该没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对于90年代的建筑,这样拆除,就有必要探讨和检讨了。

  98年财税体制改革(费改税)以来,地方政府少了一大部分“费”,财政收支吃紧,卖地财政由此而来。房地产泡沫越控越大,虽然中央政府站在宏观高度加以调控,但面对地方财政吃紧状况,也没好的办法。土地财政还得继续吃下去。

 有人要问:炸了的建筑,也是国有资产,为什么可以炸呢?因为地产评估是利益所系,当然评估会很低,况且很多地产原来就是低成本的政府划拨地,建设资金也是旧账,卖给房地产商可以卖个好价钱。官员轮换快,新官不理旧账,炸了也不心痛,这就是利益和官场制度的弊端原因了。一炸再建,GDP上来了,皆大欢喜,损失的是国有资产和资源,有良知的百姓看了心痛。

  一切源于GDP政绩观,实在是让人无语!

  胡总讲话要求“不要折腾”,温总在联大发言,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希望尽快实施,造福全体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