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部委要求商品房首付款比例调至30%及以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据了解,这些措施主要有:
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
二是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需求。
三是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
四是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五是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经纪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
解读:此前不少评论认为,房地产政策不会再有新的重大利空,但从投资的角度考量,不介入存在不确定性的品种是必须的前提,更何况,从晚间的新闻来看,房地产不仅不是利空出尽,反到更象是大的利空正虚位以待,会随时降世。
研读上面的新闻,抛开“贯彻落实”、“依法查处”这些表明态度的言辞,第一个重点是“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它将极大地限制非本地人买房需求;第二个重点是“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这相当于提高了二套房贷的利率,并且没有上限;这两个重点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虽然以上政策有部分属于重申,但从“新闻联播”的态度来说,这回是要动真格的,银行应该不敢再有打擦边球的现象。而最具威慑力的是“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所以,抛弃幻想吧,房地产、银行,将是受拖累最严重的两个板块。
2、高盛拟售工行股权套现20.5亿美元 持股降到3.1%
据彭博社9月29日消息,最新交易条款显示,美国高盛集团将以每股5.70港元至5.79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所持有的中国工商银行的部分股权,以套现159.2亿港元(合20.5亿美元)。
据悉,高盛在工行首次公开募股220亿美元资金时,以每股2.6元的价格申购了工行4.9%的股权。而高盛已经在每股4.88港元时出售了所持工行的大约20%的股份,并实现了成功套现19亿美元,因此已经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解读:昨天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调低了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的评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与房地产市场疲弱相关的风险”。从目前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力度看,这种风险并未完全释放,而各银行股价其实早已提前大盘进入下跌状态,并不断创出新低,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策略:坚决不介入。
今天借着高盛减持这条新闻想说的是,11月开始,创业板进入解禁期,这些股票中,不少创投资金、初始投资人的成本只有1、2块钱,面对动辄百元的价格,已经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投资收益,谁会没有减持的冲动呢?要想投资这些“成长”股,至少也要等待减持冲击波过了再说吧!
3、上海国资委称力挺国企核心资产上市
上海市国资委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支持各方面基础较好的科研院校、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支持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并购重组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证券化。
上海市国资委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燮介绍,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已完成上海医药、上海建工、锦江股份、锦江酒店、上海电气等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有多家公司进入审批程序。
解读: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表示,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应该完成40%,但目前大约只有25%左右的水平,所以,上海市年底前极可能上演几出资产重组大戏。但涉及上海国资整合范围的有多达72家上市公司,且产权关系极其复杂,距年底只有三个月时间,有实质进展的公司并不会很多。我建议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考虑投资标的:
1、 从产权关系清晰,重组程序简单的角度衡量,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团)公司)、上海机场(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2、 着重关注金融相关资产的整合: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主业投资与投资服务,资产经营管理,下属飞乐股份,飞乐音响,上海金陵。
3、 从技术走势看,也有几只个股在大盘连续下跌的过程中,显得有些“玄妙”,如海博股份,上海梅林,新华传媒,广电电子。
4、三部门联合发力 集中治理网上售药
记者29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已联合下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治理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非法销售药品专项行动。
解读:国家对网上售药的治理利好于医药流通企业,对该类上市公司股价或有短线刺激。可关注: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嘉事堂、华润三九、同仁堂等。
《投资大参考》官网上刊登着许多关于行业和市场热点题材的研究报告和股票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对上市公司基本面掌握多了有利于把握事件触发性机会。如果在个股方面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希望得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报告可以发短信给我(15010105189),即使我没能给大家回复的话,我也会让我们的研究员跟大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