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之道5 民生建设之作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奋发图强,多难兴邦!汶川震灾在激荡人们心灵的同时,一方面彰显着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一方面彰显着各个产业各个企业以民生建设为重的使命。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中央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斥资数万亿投入民生建设,企业与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多难兴邦,责无旁贷,企业对此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做好工作,在民生建设中大有作为。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首要的是认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家都知道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生产和流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也要看到,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中,还存在一名多价、粗放经营、环境污染、重物轻人、甚至草菅人命的严重质量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说明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还没有新的突破,企业的干部队伍还存在着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很不适应的地方。要从抓好企业各级领导班子、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切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把企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结合起来,把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明确起来。
坚定信心,做好工作,重要的是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都要认真建立和实施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绿色工艺评价体系、安全生产评价体系、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及人才使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等评价体系,在这些评价体系中要有有效地监测、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事关企业发展大局,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坚决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工夫,在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排污治理、建设环境文化上下工夫。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做好工作,要求企业必须面向和谐建设、面向民生需求,把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服务和技术进步作为重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和人才兴企战略,树立产学研一盘棋意识,建设创新文化,发挥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要充分认识企业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研发水平亟待提高、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的现实,敢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有所作为,有所大为,努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我们的企业办成党和国家放心、全国人民满意的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