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污染户的自白;我愿受罚,因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一个污染户的自白:我愿意被罚,
因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任刚(化名)在北碚做石材加工,5日,记者找到他时,他一百个不愿意。坚持许久,任刚才说出了心里话,我愿意被区环保局处罚,因为现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我是几年前到北碚做石材加工的,任刚说。和北碚其它石材加工户一样,我也有自己的石山,自己的加工厂。由于没有上污水处理设备,石头加工时流出的白色泥浆,到处横流,那个污染不得了,看到起都吓人。
北碚区环保局多次找到我,说居民举报,我污染了环境,对我作出处罚。每次一万元到几万元处罚不等,我认,乖乖认罚。因为我算过账,如果要我拿钱治理污水,达标排放,起码要花这个数,任刚伸出7位数的食指,近百万元呢。我哪来这么多钱?环保局罚一两万元,两三万元,基本不影响我的利润。而如果要治污达标排放,我的利润会减少约20%左右。换句话说,眼下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记者你说说看,我愿意选哪个?
石材加工厂老板都是这样算的账,大家都愿意受罚而不愿意处理污水,达标排放。任刚说。
任刚又为记者算了第二笔账,一个中等规模的石材厂,每天如有四个水笼头供切割机用水,一天便要排泥浆100吨,一个月下来,要排3000吨泥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碚蔡家、施家梁、复兴、三溪口等地一带,约有大、中、小规模不等的青、红砂石厂20多家,每月累计要排青、红泥浆水约60007000吨,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年下来,嘉陵江承受的红、白污染,约100万吨左右。
 
 
                       本报记者 罗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