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内首个天然有机植物SOD孵化器基地和一体化生物产业园的产业化构思
一、产业化构思及定位
建立国内第一个以“SOD标准化原料种植产权基地—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模式的SOD生物医药产业园
二、产业化优势及可行性
1、天然植物SOD原料的种植推广实现标准化现代农业模式--“回归自然,自然之亲”的植物有机种植栽培的生态保护系统
天然有机植物SOD孵化器基地以花草植物、草木药材为主有天然产物,实施全绿色化有机种植,追求纯净的绿色概念。天然有机植物SOD孵化器基地以“回归自然,自然之亲”绿色生态特点,利用有机种植栽培的生态保护系统实行人工净化土壤环境、无污染、无化学农药、纯天然的有机应用。植物SOD的提取按照有机加工生产流程,创造出洁净生产环境和全面生物化的生产规程,包括原料种植、提取、研发生产、整理、包装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无二次污染。实现高产量、高品质、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特性。
2、“SOD原料产权基地 -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模式的可性行
主要体现在盈利波动风险小,产业链条利润稳定,植物产业产业链比较长,从种子开始,包括育种、育苗、种植、深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从宏观数据分析,原料、提取和销售都存在较大价格波动,但周期并不相同,存在通过产业链模式分散风险、获得较平稳盈利水平的可能性。一体化产业链模式所涉及业务向产业链覆盖,通过控制原料和种苗环节(原料成本风险)、种植环节(原料价格风险)和深加工环节(产品价格风险),以及下游产业终端的副产品深加工(包括酿酒、黄酮提炼、叶蛋白等、饮料、蛋白制品)和废弃物重新利用(饲料、肥料)等业务,实现了公司成本最低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3、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优势
主要体现在利润稳定、高质量、低成本。业务涵盖种植、研发和加工、出口环节,规避了原料和产品价格风险,能够实现持续盈利;产品高质量来自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世界先进的生产提取技术;生产低成本来自于专利成果及工业技术创新价值,十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科学管理以及严格的质量及市场风险防控机制带来的高效率。
4、提取技术及生物技术可行性
(1)提取技术:采用一项“食用叶蛋白加酸加热沉淀生产法”专利号为ZL0012663507,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23J3/14和“一种从植物中提取SOD的方法”,专利号CN02129912.9。该技术利用的试剂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及残留污染。其发明属国内首创:与其他生产法比较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工艺简单、沉淀速度快、效果好、不需增加特别的设备、不受规模限制等特点,适应于自动化生产用,采用本方法沉淀时间只需常温加酸法的1/3-1/4,沉淀效果优于常温加酸法。其创新点和发明的核心关键技术在中国是一大突破,省时、工艺简单、节能、沉淀效果好,适应自动化大生产等特点,不仅对引领国内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一流技术。
(2)生物技术:采用植物食用酶制剂精确流速自动化分离分级生物技术(申报中)。高效工业化SOD生产的分离分级生物提取技术其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分离三种不同类型的酶蛋白,并提高产品纯度,产品活性与稳定性。
三、植物SOD产业化项目建设思路
1、 思路
考虑以SOD项目为主建立SOD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立大规模的植物SOD特种原料种植经营模式,形成年产植物SOD100吨、年种植植物SOD特种天然原料100000亩、年加工植物SOD副产品50000吨的生产能力,建成了集原料种植、植物SOD提取、副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SOD生物医药产业链。一方面依托强大科研力量、产业化发展战略、整体规划设计等优势,以SOD原料生产为龙头,带动吸引相关的深精加工项目,行成以种植、原料、产品一条龙的发展产业链(绿色产业链及产品供应链)。另一方面整合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以土地流转政策的经营方式发展资源再生,形成循环经济的集生态、农业、深加工项目等优越模式;打造全国密集型天然植物产业集群,以植物SOD为基础原料形成食品、化妆品、药品企业规模效应,带动相关附增值产业(如养殖业等)、生态环保项目,解决中国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业问题,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目前土地是不可在生的资源,如果能以此项目为企业的经后发展储备可发展的土地是一个机会。
2、 投资形式及关键
在目前的市场大的环境下,目前中国仍需要SOD进口。中国的生产商根本不能满足中国SOD需求。我们如果能以围绕SOD产业行成规模的聚拢工业,招商吸引全球同行企业进入SOD产业园。融投资10—15亿,年产值100亿!建一个年产品10万吨的SOD规模大约需要投资10亿,分三期工程,每期3亿多,园区面积规划2000亩,种植基地10万亩。一年建设期,五年内可收回投资成本。完全可以把SOD这个产业做大的。需要找有实力和战略眼光的直接投资商或企业合作开发植物SOD系列产品。
关键数据:
一亩地可产鲜草15吨
5吨串叶松香草=1吨SOD100%原汁
1吨SOD100%原汁=2kgSOD
1吨鲜草可以提取SOD及叶蛋白=200克
1吨鲜草可以提取SOD乳剂=5kg
植物鲜草可加工SOD原汁、植物叶蛋白粉及SOD干粉三种半成品原料。 以这三种原料为基础可以开发食品、医药保健品、日化美容化妆品、饲料化工等衍生产品。
四、植物SOD产业化项目投资模式及运营计划、思路
1、一体化模式的SOD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化项目招商模式
SOD系列产品加工项目主要采取OEM贴牌加工/ ODM品牌加工/OBM自有品牌加工三种模式的招商,实现产品从资源整合,原料加工、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组织生产、品牌整合、品牌注册、市场系统、终端销售通路的市场价值链及供应关系链的形成,与商家(厂商)、销售公司、品牌机构强强合作,迅速抢占市场形成行业垄断联盟,达到合作互利互惠的双赢目的。
2、产品研发中心及CRO外包研发平台的建设
一体化产业链模式的SOD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持续发展和产品开发需要建立研发公共平台来保证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一个研发中心。我们将定位于招商CRO类型的公司来持续运营发展,当然从计划到实施每一步都有挑战。例如公司SOD产品的研发,首先需要建立SOD公共技术应用平台,建立并吸引类似的提供外包服务或开展研发的跨国公司与我们合作联盟,就必然要引进CRO外包研发模式。引进CRO商业模式让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或实验机构进驻SOD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立研发中心或者提供部分租赁场地给从事生物与医药研发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展研发。我们不用担心中国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CRO外包研发平台的建设可以平衡软环境和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构建硬件设施,包括一流的建筑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我们还可以通过CRO公司发展真正的加速器比这些硬件设施更重要。而通过CRO模式的公共技术平台,包括优化的培训系统、有效的人才招聘服务、频繁的学术交流、专业的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咨询。提供从人才招聘、市场拓展到财务管理一站式服务。可解决产品研发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建立产品的价值链。
3、天然植物提取技术及生物技术孵化器实验室建立
建立天然植物提取技术及生物技术孵化器实验室平台可对接国内OEM企业的服务。形成由下游植物提取企业服务上游企业的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提供原料或辅料等,对接下游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形成企业规模效应。并提供上游企业的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委托申报服务和项目的委托开发、研制、成果转让、咨询等服务。
1、孵化器对象:
天然植物药、中草药、高等植物。植物提取专利技术、新产品、国家重点产品。添加剂、中间体原料、食品药品新资源。化学药物研发技术、中药、天然药物研发技术、生物制药研发技术、制剂创新技术、药物制剂关键技术、新药及新药释药系统研究技术、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药物质量标准前沿技术、药物作用新靶标研发的关键技术、重大疾病药物的研究关键技术、手性药物相关技术、组合化学关键技术、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研究技术、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中药质量研究技术、中药评价的关键技术、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中药重大品种产业化关键技术、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分子设计技术、生物制品评价关键技术和生物制药规范化建设关键技术、重大品种产业化关键技术。
2、主要经营计划:
a、生物医药产业信息平台的建设;项目投融资平台的建立;研发与中试技术开发平台的建设;专业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等。
b、孵化器实验室建设标准的植物资源库,标准品数据库,提供植物成分的技术分析测试、分离纯化服务、样准样品的申报、产品认证。
c、委托代理植物提取物原料包括(中间体 、添加剂)等出口贸易。
d、提供CRO项目外包服务。
e、提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和委托转让、技术外包服务,植物提取物项目融资等方面。
f、以孵化器实验室搭建基础的专业技术开发平台,吸引中小型企业通过孵化器实验室对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委托申报服务和项目的委托开发、研制、成果转让等形式盈利。
g、建立孵化器的植物SOD系列产品中试基地,完成具有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项目的研发、中试和申报。争取实现技术转移收入1000-2000万元。进一步发挥孵化器的平台和辐射作用,使孵化器实验室真正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心。
h、孵化器实验室产业发展目标,主要围绕孵化器技术成果的转移,实现孵化器对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与带动作用。孵化器将发展成为自身实现收益5000-10000万元/年,拥有原料生产、科技研发、产业投资、酶制剂生产、产品销售相关资源,集产学研、技工贸为一体的科技平台。
SOD项目未来五年计划按10000(1万)亩植物原料种植投资规划及产值分析: SOD项目未来五年产量、产值分年表(2010年—2015年),2011年建好5000平方米的厂房和4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
摘自《左有权-植物SOD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