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不共网,合资自主像被扫地出门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京城治堵的烦恼才刚刚开始!》童济仁
《公车为谁而转民众有权知晓》广州日报 马红漫
《治堵不应“堵”汽车消费》南方日报 邵玉梅
读后感一:不共网,合资自主像被扫地出门
从启辰,到理念,多数合资自主品牌纷纷表示单独建店。说说简单,做做难,一没品牌,二没技术,谁愿意替你做嫁衣?处于发展初期的合资自主品牌,原本需要销售外资品牌的现成渠道的精心呵护,但为什么多数甚至都还没生下来的合资自主品牌,就纷纷被扫地出门了呢?
每日经济新闻 姚一鸣:不排除为"理念"单独打造销售网络
读后感二:一个北京摇号值多少钱?
一个上海牌照能卖四五万,一个北京摇号能卖多少钱?
新京报 比如,关于“摇号”政策,很多人发现,如果有人获得购车指标但6个月内仍不买车的话,政策也拿他没办法。但这等于是浪费了一次摇号资源,对其他人不公平。
读后感三:后合资时代,才是自主品牌时代
程远 至于说,“以广本理念为标志,中国汽车业开启了后合资时代”的说法,我们不能苟同。所谓“后合资时代”,意味着合资时代行将结束,合资企业已不是市场的主导形态。我们知道,目前在中国,合资企业正处于强势上升时期,规模发展十分凶猛,合资企业主导的产业格局并没有改变。只有当自主品牌主导市场,合资企业不再是主流的时候,才算是到了“后合资时代”。
读后感四:北京限堵将胎死腹中?
这年头,乱开药、乱吃药盛行,胎死腹中也是见怪不怪。
童济仁 在治堵措施公布后不久,笔者便在微博中说过,这一措施只会给北京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和苦恼,这一制度措施的最终命运是不了了之,政策制定者也会因此而骑虎难下,就像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免费乘坐公交轨交一样,不切实际。在针对外地牌照的限行上,北京做了一个坏榜样。如果河北省或天津市哪天也禁止北京牌照车辆在高峰期进入河北省境内,不知北京的车主们会做何感想?
读后感五:北京治堵措施就像吃避孕药上瘾,
但避孕药吃多了,容易月经失调。目前的北京,已经很难调了。
南方日报 邵玉梅 在某种程度上,短期的汽车政策反而助推了汽车销量的增长。为了避免更多盲目的汽车消费,制订汽车政策时,应该更加关注政策执行的长期有效性。
读后感六:治理公车很简单,晾晾账本就可以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就这么难?
马红漫 我国只有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由外及内、信息透明、全国统一的制度革新,才能根本抑制公车使用的积弊。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革预算制度,使之公开透明。
读后感七:“弯道超车”超得不是车
吴迎秋 姑且不论“弯道超车”是否合乎产业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至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质疑:打着“弯道超车”名义的许多行为,看起来都是朝着利益去的。并且,这个利益不是整个产业的利益,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圈子的利益。
读后感八:SUV卖得是血腥
SUV不仅售价血腥,交通肇事也恨血腥。
傅雪峰 一家名为“no SUV”的网站历数了SUV的污点,除了已为千夫所指的环保问题外,这个网站还重点谈了SUV的安全问题——SUV在国人心目中差不多是最安全的车子,要是跟一个SUV车主谈谈安全,好比跟煤老板讨论花钱,正是挠到了痒处。但这个网站列举的数字却是直指SUV的痛处。其一,SUV车体高,侧翻的风险也高,在美国,SUV翻车致死的比例高达60%,而轿车是22%;其二,SUV增加其它车辆的事故风险,当SUV与轿车迎面相撞时,轿车车主的死亡率是SUV车主的12.8倍;其三,SUV是行人杀手,其在交通事故中导致行人死亡的机率是轿车的两倍。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