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记炒肝
日前,在电视上看到了百姓名角挑战大厨节目后,我和齐红慕名来到鼓楼的姚记炒肝店,品尝一下传说中的姚记炒肝。
“要想吃炒肝,鼓楼一拐弯”,姚记门前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排着的长龙,总有30多人吧。一个小小的门面有这么多人排队,应该讲是奇迹。一聊就知道,不少人慕名而来的。
2011年08月18日访华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忙里偷闲造访了姚记炒肝店,一品京城的小吃炸酱面,虽然由于对于内脏的忌讳,没有吃传统的炒肝,但还是让姚记小吃店名声大噪。
进入姚记炒肝,点餐极其简单:基本上就是包子和炒肝,就是包子也只有猪肉大葱一种,一元一个、一两两个,当然点餐速度非常快。
姚记小吃店价格很便宜,就是在拜登造访后也仍然如此;卫生条件与北京的早点店区别不大,卫生状况非常一般。
标准
吃完了姚记的炒肝和包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旁边还有两个女孩合伙点了一碗炒肝,也没吃完,可以算是见面不如闻名。
姚记的坚持倒是有点名堂,出名后,并没有大幅提高卫生标准(比如可以加大照明的亮度、桌面和凳子更漂亮些)、也没有大幅增加餐点种类,当然与之配套的是价格没有变化,一元一个的包子不仅味道不错,个头也蛮大的。
他们的早点只设两种,会极大加快速度的同时,也极容易标准化。如果有三种包子,就会有人等包子;如果有粥、豆腐脑、豆浆等,也会使得服务混乱。
现在的包子就是数个儿,炒肝就是大碗和小碗,几乎没有等待的时间。
虽然品质简洁,但特别适合他的客群,定位使然吧。
简单
在北京有一家火锅店,他们不仅是火锅的品质一流,他们的服务更是充满了个性化,种类繁多,真正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让大家非常感动,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服务。
看了他们的介绍之后,我非常佩服他们的坚持,但我还是不免担心:在规模不断加大之后,服务的品质能保持吗?
我们国人在做试验产品,如卫星、飞船之类的,认真之下,可能做到世界一流,原因就在于可控。但在量产之后呢?质量往往不敢恭维,不能有效控制。
在餐饮消费中,大家非常关注服务水平,因为这是真正服务的本质;但长此以往,大家对于其中硬的部分(餐点的品质)还是非常关注,毕竟这是消费中的核心。
我认为如果他们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品质导向,把火锅的质量控制住,再加上不断扩大规模之后,几乎可以肯定服务品质会下降,几年之后未必能怎样。之前我们大量的餐饮企业都如此:刚面市时轰动一时之后就渐渐消失于无形了,正所谓糜不有始、鲜克有终。
服务的项目应该简单,才好控制、才好坚持、才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