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斌:展望房价跌股市涨的翘翘板效应


         从公开报道来看,一二线城市的住宅降价潮正不断地蔓延。如10月底,恒大地产在广州推出的银湖城项目,其湖山楼王售价仅4180/平方米起, 并附带2000/平方米豪华装修;首创位于成都的首创东公元目前在售均价5500/平方米,最高优惠17%。据中原地产调研显示,楼市降价潮已经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目前杭州新盘成交价较周边降幅10%-20%,成都新开楼盘降价幅度大部分在5%-10%、南京降幅约10%、天津降幅在5%-15%

另外,北京通州不少楼盘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3000元/平方米。通州的房价很有意思,因为北京CBD要东扩的消息,通州房价坐上了二踢脚。但CBD东扩要多少年才能建成?这根本不是投资客考虑的问题。现在需要考虑了,加上限购了,于是价格自然下跌。有趣的是,如果CBD东扩,那么相关的商业地产、住宅供给增加后,对现CBD区域的需求就会下降,但现存的地产价格当时下跌了没有呢?在一个泡沫快速膨胀的市场,是不需要逻辑的,但泡沫停止膨胀后,1+1=2的简单逻辑最终会将泡沫慢慢挤掉。在中国房地产熊市持续的过程中,之前在楼市泡沫中有效的逻辑,都会一一粉碎。

年初以来,多数房企一直相信地方政府会受不了土地收入下降的压力,会向房企妥协,放松调控政策。房企卖房长期以来追求一种上涨的预期。以万科为例,据公开的报道,其售楼策略是力争达到楼盘开盘当天卖出60%,否则开盘后无人问津,在买涨不买跌的楼市,将非常被动。而降价出售不仅将打破上涨的预期,投资客将退避三舍,而且往往面临前期业主的无理取闹。

在僵持了几个月后,在融资压力越来越大,调控放松无望的情况下,房企全面被迫降价销售,显著利好中国宏观经济与股市。

中国对住宅的需求仍非常旺盛,降价二成后,原先买不起的不少居民,将具备支付能力。对于中国经济,关键是房地产建设的量,而不是房企在每一个楼盘赚了多少钱。只要建设的量不减,20万一套的房产,和40万一套的房产,消耗的建材相差不多,对家电等行业的拉动作用相差无几。因此降价售房将导致销量的上升,整个行业的资金紧张的局面将趋于缓解,中小房企倒闭的风险也会全面下降。

在房地产市场中,投资性需求是住宅总需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不少高价楼盘,所谓的刚需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富人的购买力消化了较多的高价楼盘。当住宅市场每年稳定的20%甚至更多的上涨预期逐渐淡化时,只有股市才是容纳社会主流资金的另一个池子。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楼市很可能与股市形成翘翘板效应,楼市跌得越多,股市涨得越多。

有没有可能中央政府再出房地产刺激政策?基本上不可能。目前不具备2008年时出台4万亿刺激政策的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9月,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在内部讲话中明确指出:“房地产调控短期已经见了效果,房价已经开始下跌,而成交也出现分化,一线城市差一些,二三线还行。小地产公司和囤地的公司,都出现了资金紧张,这很正常,就是要倒闭一批。如果未来房价出现大幅度反弹,那么还要调控。”高房价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种吗啡,短期内能有效刺激中国经济,但负作用也非常大。中国政府高层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可能的。房价继续膨胀,下一届政府处理起来将非常麻烦。

在中国货币超发了约十年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怕五到十年都不会出现。不过部分资金弃股市入股市,就足以推动上证指数涨至3500点这一比较合理的点位。

继巴西和澳大利亚央行降息后,欧洲央行也下调了利率,加上希腊将取消关于国际救援方案的全民公投,这都有利于缓解欧洲债务危机。不过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推动中国股市上涨的将是国内的有利因素。2003-2005年,全球股市如火如荼地上涨,中国股市持续下跌。2000年上半年至20116月,在全球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国的所谓科技网络股持不断创新高。这充分说明外国股市的下跌,未必熊及A股,外国股市的牛市,未必惠及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