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打造“亲友社交网络”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了。这一趋势在方便更多的人向本来陌生的彼此分享快乐和最新资讯的同时,也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烦恼。个人隐私的作用范围大大缩小,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社交网站上的一条不经意间发出的消息就能在刹那间改变你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愿意。世界这个大网络,越来越像一个杂合了公众观点的、人人皆为法官的审判台。

  当然,这并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借助网络的舆论伸张正义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另一方面,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的渗透与重合,对于那些想守护自己的小空间,完全和家人朋友(而不是网友)分享的那部分人来说,他们的空间被大大挤占了。

  早在一年前,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个动向,并准确把握住了这部分人的关注点。去年,一款名为“小径”(Path)的“个人社交网络”应运而生。其开发者恰好是Facebook的前员工戴夫·莫林(Dave Morin)。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用户感受到信任、温暖和爱。”这与Facebook的“让世界变得更开放”的理念完全不同。

  为了实现这一点,“小径”将每位用户的联系人限制在150名密友,可以想象,这些人不会像一般网友那样对你轻易地下判断。按莫林的说法,实际上,“小径”个人社交网络,是在向用户展示一个未经精心修饰的数字化的自我,是你在与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喜怒哀乐,这是一种更真实的使用体验。

  一年过去。本周三,“小径”应用发布了iOS移动版本---小径2(Path 2),提供更多的功能组件和全新的用户界面。这和Facebook最近推出的一款“修补时间线”的应用“你的生活故事”(Your life story)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小径2更关注某些时间点,比如在某时某地签到,拍下一张纪念照片,发表了个人日记之类。

  “我们认为移动设备是高度个人化的设备,存有海量个人信息,比如你吃什么,去什么地方,跟谁在一起等等,而这些信息始终不离你的口袋。”莫林说。

  小径2刚推出时遇到了一点麻烦,因为和网页应用不同,手机应用有它独特的要求。前者可以用升级包和网页更新的方式修复问题,而后者要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必须等待批准,并完善地修补问题。抛开批准过程耗时长短不说,让用户下载到有bug的应用也是不妥的。公司在过去一年几乎都在对新版本进行完善和修正,这也是近一年来,“小径”极尽低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版的"小径2"加入了可选的扩大分享功能,使用GPS通信功能,你可以在旧金山到奥克兰的一座大桥上签到,再将位置信息广播出去。你可以通过iTune分享你正在听的歌…当然,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只和家人和密友分享你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小径2”与一年前的首版秉承了同样的保护隐私的理念。

  “快乐,在于每一天都真正融入到他人的生活之中,那就是爱。”莫林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