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与不满足


在一篇文章中读到“满足是个人最好的财产” ,这倒是一句名言。一般地说,欲海难填是人的共性,吃了地上想吃天上,睡了楼房想睡别墅,穿得体贴想穿名牌,开了汽车想开飞机,……有人说,人的孽根性就是不知足。贪得无厌确实是致人死命的罪魁祸首,栽在这上面的人可真非少数。如果个人有了满足,就不再会为个人的需求贪得无厌,如果个人有了满足,就不再会为个体谋求非分利益,也就肯定会远离犯罪,远离罪恶。

不过对于满足也要看到它的两重性,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审视中,满足将是一种阻滞剂。如果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人们老是停留在满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会受到严重的阻滞。因此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绝不能满足,人们应该不断进取,不知足能够激发人们充满追求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个体德行的修炼上,满足同样是一种阻滞剂,个体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行,个体德行的提高是个体终生的任务,在个体终生的延绵中,始终要牢记这个终生任务,永不懈怠,永不满足于原来的德行水平。

如此一来,对于满足的性质认定,就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审视。在个体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个体应当适度满足,这时,满足成了个人最好的财产;在个体对精神德行的追求上,个体应当经常具有不知足,从而激发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德行。

在成熟心态上有一项悦纳,它反映出具有成熟心态的个体对自己所面对的现实都能欣喜地接受,对现实存在的时空在在都能快乐地接纳。在任一个时刻中,具有成熟心态的个体对物质财富的追求都会保有适度满足,悦纳绝对能够保证个体不至于贪得无厌。同样为了使个体心态成熟度得到更好的提高,个体又绝对不会满足于原来的水平,这种不满可以促发个体努力提高自身心态成熟度,但是又不急于求成,他会平和地渐趋地圆润地迎接新的心态成熟的高度。

对于人的欲海也该要有两重认识:善欲该不断追求,而且要不断提高其高度和纯度;恶欲要经常遏制,而且要不断加强其力度和强度。

个体对物质财富的向往当其与所处的社会节律合拍时绝不可能是恶欲,在其追求物质财富的努力始终合乎法律的界域,这种努力也绝不会成为恶行。在满足的基础上不满足:以满足使自身常处怡然,让满足成为个人最好的财产;以不知足使自身经常充满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动力,善于平和地渐趋地圆润地去追求物质财富新的满足。
  满足具有静感,不知足具有动感。在满足的基础上不满足,具有了静感上的动感。静感带来怡然,动感促发追求静感常能让人善审现实,明辨是非,在静感基础上的动感,其促发的追求常常不会染有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