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人群存款新花样 巧用存款让钱"利滚利"


市民自创存款新花样
  当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渐渐成为市民热议的理财话题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坚持认为,理财就是存款。在他们的投资理念中,排斥任何一种哪怕是只有一丁点风险的投资品种。
  昨日,记者采访到三位市民,他们在定期、活期、通知存款的基础上,自己发明多种存款方式,轻松获取更多收益。
  4原则让储蓄动起来 12张存单法:灵活有效
  对于80后来说,手中有三五张信用卡的月光族很常见,但1983年出生的齐女士,工作第一年,就为自己攒下了12张存单。
  她每月提取工资收入的30%-50%做一个一年定期存单,一年下来就是12张。从第二年起,每个月就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如果急用,就可以使用,不会损失利息;如果没有急用,就自动续存。而且,第二年起她可以把每月要存的钱,添加到当月到期的存单中,继续滚动存款。"我工作3年,同龄很多朋友都没有积蓄,我却攒了4万多元,看到账户中的数字,连自己都吓一跳。"
  理财师点评:每月一跬步,到期行千里。这种方式既能像活期一样灵活,又能得到定期利息,日积月累,会攒下一笔不小的存款。如果有更好的耐性,可尝试"24存单法"、"36存单法"。
  阶梯存钱法:可获高利息
  如果突然得到一大笔钱,你会如何打理?对投资一窍不通的鲁先生坚定地给出答案:存款,但要存的有创意!
  去年年末,鲁先生拿到了5万元年终奖。他把5万元平分5等份,各按1、2、3、4、5年定期存了5张存单。他告诉记者其中道理:"一年过后,我会把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定期。第二年过后,把两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期,以此类推,5年后,5张存单就都变成5年期的定期存单,而且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目前一年期利息2.25%,5年期利息为3.6%,多得不少利息呢!"
  理财师点评:如果把一年一度的"阶梯存款法"与每月进行的"12存单法"结合,那就是"绝配"了!
  存本取息:利滚利
  存本取息、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很多老的存款方式,连银行工作人员都解释不清,但60岁的冯大娘却能"以旧换新"存出新花样。
  冯大娘退休在家,她的理财方式除了买国债就是存款。"无论定期还是活期,利息只能得一次,怎样利滚利呢?"一年前,她尝试用"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了10万元,设定每两个月取息一次,再把取出的利息存入一个"零存整取"账户中,这样就可得到两次利息。
  理财师点评:零存整取利于"节流",但这种存法1年期利率只有1.71%,相当于定期3个月利率。而且,"存本取息"在银行几乎绝迹,部分银行都办理不了。这种存款方式还需市民经常跑银行,坚持才能获利。 (沈阳晚报)
  月薪5500元低收入家庭如何攒钱买房
  理财案例:
  陈小姐,28岁,公司职员,月收入2000元,年收入24000元,公司买保险,无住房公积金。老公月收入3500元,年收入42000元,有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公积金每月400元。有住房一套,市值45万元,无贷款,月支出2000元。
  目前已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5万元,国债2万元,股票1.5万元,备用金2万元。儿子1岁,购买社区医保和保险公司住院医疗保险,重疾保险,年交保费3200元。
  理财需求:
  1.现有住房近几年会拆迁,想用老公的公积金购买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2.小孩目前1岁,想为其储备教育、婚嫁以及创业基金。
  理财A套餐:
  案例分析
  1、目前家庭月收入5500元,月支出2000元,加上为儿子购买的各种保险平均每月267元,该家庭的结余比率为41.2%,即该家庭的增加净资产能力属于正常范围。公积金不高,家庭属于一般收入水平。
  2、家庭资产最大组成部分是不动产(市值45万的房产),且家庭计划继续增加不动产的配置。另外不同比例的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和股票显示家庭成员的理财偏好属于稳健型,儿子的保险配置说明有一定风险防范意识。
  理财建议:
  购房计划:目前武汉市一手房均价每1平方米6325元。考虑到陈小姐家庭收入水平,建议量力而行,以平均成交价计算,90平方米房屋总价约为57万元。先生的公积金账户每月缴交800元,不足1400元的下限。所以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只能达到房屋总价的一半,也就是28.5万元。首付比例三成,剩下则是商业贷款补齐。考虑到现有住房拆迁,商业贷款暂且以第一套房政策为例进行测算。
  陈小姐的家庭属于家庭和事业的起步阶段,目前的消费倾向大于储蓄和投资,不宜大量占用现金流,可以考虑将资金压力延后。所以在房屋还款方式上,建议将还款周期拉长,并且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首付款部分可以在购房之前逐步将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和股票变现,且还能留有家庭正常流动资金。
  陈小姐可以选择组合贷款,即公积金贷款加商业贷款的方式,贷款期限20年,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其中总房价57万元,首付18万元,公积金贷款28.5万元,月供1708元,商业贷款10.5万元(以85折为例),月供696元。以后再选择逐月扣划的方式自动扣除公积金每月800月。最后家庭实际月供为1604元,尚不足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不会影响日后的正常生活开支,并且还有富余用于家庭的育儿计划。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后还可以部分提前还款或者缩短贷款年限,以节省贷款利息。
  育儿计划:第一阶段,即小孩3岁上幼儿园之前,孩子的保障部分,除了已有的重大疾病险,应该还有意外险和投资险作补充。市场上有月缴200元到500元的投资连接银保产品,兼具定投和意外保障的功能,建议配置。
  第二阶段将是家庭的高消费期。此前的储蓄资金可以缓冲孩子教育释放的资金压力。可以利用增长的收入以及原拆迁还建房的租金,来增加投资以应对孩子18岁后的高等教育资金,以及婚嫁和创业基金。每年收入的20%作备用金,应对家庭突发事件。30%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流动。50%可以用于定投。可以增加投连险的额度,还可以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建议稳健性投资组合,即混合型基金40%,债券型基金30%,股票型基金30%。考虑到整个投资周期约有15年,且定投本身的风险平滑功能,可以乐观预估孩子18岁有一笔可观的教育储备,同时还能兼顾自己的养老。
  第三阶段,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以后,教育资金已经由定投实现,房贷结清,家庭消费下降。此时投资的目的应当转向养老。每月的盈余可以继续定投,积攒的资金在孩子婚嫁和创业之前可以考虑购买起点较高的理财产品或者券商集合计划。
  理财B套餐:
  家庭财务分析
  陈小姐家庭目前年结余为38800元,家庭资产结构处于无负债状态,拥有市值45万的房产,存款19万元,股票1.5万元。陈小姐的家庭生命周期处在形成期,这个阶段的家庭在保险方面,应增加家庭成员寿险金额,购买子女教育保险;核心资产配置方面应以股票类为主,适当配置债券和货币类产品。
  房产规划建议
  陈小姐欲购买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由于夫妻两人都没有车且小孩还小,估计不会买很偏远的房子,市区房价以8000元一平方米来算,房价为70万左右。其无法办理纯公积金贷款,只能办理组合贷款购房。对于五成35万元的首付,再加上10万左右的装修费用,对家庭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建议陈小姐等待现住房明确要拆迁的时候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二手房。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家庭现金流的压力,控制居住成本。
  理财建议
  陈小姐老公只有基本社保,保险配置不足,建议配上足够的医疗、意外及寿险,后期家庭利用贷款购二套房后,保额要与贷款额度相匹配。小孩的教育金储备方面,建议其通过教育险及基金定投的方式为儿子设立专门的教育金储备账户。目前陈小姐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面,固定收益产品比例过高,建议其通过分批建仓的方式逢低适度增加股票类投资。保险也可淘到便宜货 中低收入人群投保四攻略
  在现实生活中,让一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人每月再拿出数百元投保,似乎有些困难。专家表示,购买保险并非保费越高越好,只要遵循正确的投保策略,中低收入人群也可以淘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全方位保险计划显然不太实际。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必须选择放弃部分面面俱到的想法,首先解决最核心的保障问题。
  目前,市场上费用较高的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带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而这部分产品的功能则主要指向教育、养老环节。
  养老、教育保险先靠边
  保险专家表示,在收入有限的条件下,先让养老、教育这些想法"靠边",等以后收入增加后再补充。此外,要先给家庭的顶梁柱投保。
  首选意外险 网购更便宜
  在为中低收入人群设计的保险方案中,首先需要考虑的肯定是意外险。这类产品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可以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意外险保障期限基本都在一年以内,根据保额高低的不同,保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卡片保单或网上投保,价格上更为便宜。
  部分公司还推出了"打包"的意外组合套餐,除了意外伤害保险外,还附加住院津贴和手术津贴。
  定期寿险做补充
  搞定意外险后,接下来可以考虑投保一份长期寿险。相对于终身寿险,选择定期寿险会更加划算,每年千余元保费即可实现10万元以上的保额。对于收入有限的消费者来说,相同的钱选择定期寿险可获更高的保障额度。同样是30岁的男性,同样缴费20年,如果选择一款保额10万元的终身寿险,每年的保费支出达到8700元,但如选另一款定期寿险,每年仅需支出1250元即可获得50万元的身故保障。
  该险具有价格保费低廉的优势,但保险期限有限,大部分都只提供10年、15年、20年、30年,或到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的保障。
  重疾险高保障
  专家表示,如果预算有限,可以先选择消费型重疾险,适合经济条件一般的年轻人或者希望保费低、保障高的投保人。不过,消费型重疾险也有局限,一是续保不确定,另一方面,如投保人年龄超过40岁,保费会大幅增加,其相对返还型长期重疾险的优势并不明显。
  在完成上述规划后,一份基本的保险体系就可以确立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而言最能解决当务之急。随着未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投保人可以继续对计划做修改,包括增加返还型保险产品的比例以替代消费型产品。同时增加养老产品的投入等等。

  低收入者理财 试试这四招
  文小姐今年24岁,参加工作只有两年,在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大概在1500元左右,为了改变职业,准备辞职专门学两年外语。父母已经答应赞助她学习费用。她的男朋友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开销比较小,收入也不高,每月1200元左右。
  文小姐计划和男朋友在三年后结婚。他们现有资产都是银行存款,约有5万元钱。他们的计划是买一套小户型,想先租出去几年,等结婚之前再简单装修一下自用。
  文小姐她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买房子,贷款利息和收回来的租金比哪个更合算一些。另外,像他们这样中低收入的年轻人,什么样的投资会有比较保险一些的收益。文小姐的希望是"不求利润最大化,只是希望能安全一些……"
  理财建议:1.逃避风险不如适当承担风险。家庭理财可依据自身风险承担能力,适当主动承担风险。2.购房宜暂缓,二手房是首选。3.多种投资都可尝试。如果想几年后买房,可转换债券是个好的投资方向。投资于这种债券,既不会因为损失本金而影响家庭购房的重大安排,又有赚取高额回报的可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方式。4.青年人也需要保障类保险。

注册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jinlizheng关注靳理政看最及时的投资理财指导

新年新计划,准备在长江证券南阳营业部开业之时启动一个写作计划,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nlizheng独家发布,基本上每日更新,希望粉丝们关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