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周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00万套是硬任务,对于稳预期控房价、惠民生促和谐、扩内需转方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官方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0个城市1月份新建住房价格较去年12月份上升。
任志强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的房价是由于土地供应不足造成的。今年春节后,随着北京出台的政策、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征收,以及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出台“国八条”地方版,在今年的两会召开之前,基本上控制住了房价的上涨,同时也遏制住了房地产的开发浪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央不惜一切代价的压制住房价的形势下,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是解决城市居民居住的最好手段。
从全国来看,大中城市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大概在3000万~5000万套之间,也就是如果今年有个良好的开局,在今后3~5年内就可以基本解决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局面。而房地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机投资者把房价哄抬的离谱,购房者失去理智,房价云山雾罩,投资者混水摸鱼。中央在确定了解决城市居民居住方案之后,就必须加快速度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供需的基本平衡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城市购房者从迷雾中解脱出来。
今年1月份房价较去年12月份上涨,说明购房者对预期的不确定性的恐慌。只有把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问题尽快落实到实处,才能让市民们对政府提供的住房产生信心。而房价上涨是总趋势,这种趋势是建立在未来理性消费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现在的非理性消费。随着保障房和廉租房在调控中发挥实际作用,房子的供需矛盾将逐步化解。
在经过几年的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供给之后,城市住房的紧张局面就会得到缓解,商品房的开发及供应就回归到理性。因此,李克强副总理强调的1,000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硬任务就是为了尽快缓解城市商品房供需矛盾问题。
1000万套保障房说明了什么?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