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九十四)
[英]理查德·威尔金森等著:《不平等的痛苦》,安鹏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物质层面取得成功,社会层面遭遇失败。
对所有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是不平等程度,而不是家庭、宗教、价值观、教育程度等其他因素。
在一个国家内部,死亡率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琼·特温吉收集的证据表明,人类确实比从前更为焦虑。她对比了1952年至1993年间研究美国人口焦虑水平、具有大致可比度的269份文献。这296份文献共对52000多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这40年间,人们的焦虑水平存在一种持续增高的趋势。
在焦虑的环境中,也许人们会更表现为一种自信。
答案是:人们对他人有关自己的看法日益焦虑,结果,在这种不安全感中产生了一种防御性的自信。------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自恋,而不是一种真正的自尊。
在社会评价焦虑的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外表变得强硬,但内心却可能变得更加脆弱,无法接受批评,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以认识自己的错误。
早期的社会学家和其他人都认为,物质的不平等是实现广泛的人类和谐和全人类友谊的障碍。
不平等具有分裂作用,极小的差异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同。
研究表明: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和美国各州,公众之间的信任水平较低。
较平等的国家对穷国的援助也较为慷慨。
在不平等状况严重的国家中,罹患精神病的人口比例要高得多。
哲学家阿兰·德·波顿把“地位焦虑”描述成“一种能使我们的人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毁掉的担心”。当我们不能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时,我们“会怀着恨意地想起那些成功人士,而当想起自己时,则会感到耻辱”。
随着不平等状况的加剧,最上层的超级富豪们在奢侈品上的花费越来越多,促使收入水平不及他们的人也产生拥有这些东西的渴望,并勉力追赶他们。广告则对这种心理大加利用,鼓励嫉妒性的社会攀比,使得人们不满于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经济学家理查德·雷亚德描述“收入瘾”------挣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缺这缺那,于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获得和拥有财富,以致牺牲了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在不平等较严重的国家,毒品的使用情况更为严重。
约翰·斯坦贝克:悲伤的心灵将比病菌更快地置人于死地。
研究表明,公务员职务高低与死亡率成反比。
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地下的社会地位对身体产生了明确的影响。
朋友少的人死亡率高。
大多数研究表明,较平等的社会更健康。
希拉·格雷厄姆:食物是最原始的安慰形式。
有关研究表明,收入不平等可能是导致肥胖蔓延的原因。研究显示,在那些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肥胖率较低。
为地位而进食。
对老鼠的研究表明,处于压力之中的老鼠会更多摄取糖和脂肪。
与肥胖相关的是相对收入水平,而不是绝对收入水平。
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州,学生得分明显较低。学生辍学的比例也较高。(美国)
早期项目投资可以扭转儿童成长的轨迹,这是一种产出极高的投资。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觉低人一等时,这个人的能力也会下降。
在较为平等的国家,有更多的孩子缺乏理想;而在较不平等的国家,孩子却拥有很高的渴望。
少年妈妈的比例与贫困和不平等紧密相关。
一个人失去了骄傲便一无所有。
心理学家发现,女性对潜在伴侣的经济地位的重视程度是男性的2倍。
不平等程度提高了地位竞争的筹码,使得地位更为重要。
在不平等的国家中,凶杀率更高。
在不平等较为严重的地区,离婚率也较好。
不平等程度较高的社会更具惩罚性。
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社会迁移性低。
在社会等级中,人们也利用歧视和向下的成见来防止那些地位低于他们的人提高社会地位。
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通过向比他们更弱势的群体发泄而试图赢得自己的社会地位。
自行车效应:一个人骑在自行车上,对他的上级点头哈腰,同时一脚踩向他底下的人。这就是一种错位攻击。
在不平等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更多的人想成为主宰者,在较平等的社会中,更多的人比较宽容、同情他人。
自杀率通常与凶杀率成反比。
马修·萨林斯:礼物带来朋友,朋友带来礼物。《石器时代经济学》
在最赤裸的动物方式中,最弱者最后进食。
礼物是友谊的象征,因为他表示施者与受者彼此之间不会对必需品进行争夺,而能够意识到和照顾到彼此的需求。
基辛格:权力是最终的壮阳物。
在人类历史的90%的时间中,人类的存在一直都是十分平等的。
托克维尔:人与人之间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是阻碍人们产生同情的因素。
在许多国家采用了更小,效能更高的汽车后,全国的碳排放量通常仍增长。所以,改善环境,单凭技术是不够的。
在较为平等的社会中人均专利高于较不平等的社会。
推动消费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地位竞争。
二流商品使得我们看起来像二流的人。
富人的消费降低了其他所有人对他们所拥有的东西的满意度,因为他们的东西不如人家的好------不是最好的。
不平等状况增加消费压力的标志是工作时间随不平等状况变化而变化。
在较不平等的社会人们的工作时间延长。
在较平等的社会,环保工作也更好。
萧伯纳:只有在金钱上平等后,能力才会脱颖而出。
只要政府真的想增加平等,从来都不会缺乏这样做的政策。
政府通常都不会追求更平等的政策,直到它们认为平等已经成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
马丁·路德·金:宇宙的道德之弓很长,但它弯向公正。
宋圭武2011年2月4日记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