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一:容
题记:新浪微博认识上海商盟盟主吴姐,有幸参加了“网商容天下”上海峰会,也便有了写出“上海印象”系列文章的想法。这些文章我将从商业角度,结合上海文化,从不同角度带领大家思考,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小企业,或者个人,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或多或少汲取营养,那我写这些文字也就知足了。
——北京易云智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杨书华
“容”,本意为容纳,东汉·许慎《说文》中有:容,盛也。而我写下“容”这个字,却更多的是包容之一,代表着一种气度和胸怀。在北京生活了几年,我的足迹已经遍布大半个中国,到上海,却还是第一次,也许,第一次正好是一种荣幸。如同一个愚者,一下子遇见一个智者,我就是以这样的身份走进了上海。
上海,没有中国四大古都的文化底蕴,与世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没什么渊源,但却在近现代,以巨人的豪迈快速成长,这里更多的与商业时代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已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文化和航运中心,是近代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远东第一大都市”。由于租界的存在使得当时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同时也为上海时至今日的持续繁荣奠定了极为雄厚的基础。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种经济政策,不如说是中国向世界敞开大国胸怀,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容”天下。
到上海的第二天,我便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南京路,走到黄埔江畔。一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两边是中国和美国。黄浦江如同渊源不断的智慧源泉,滋润着繁华的上海。站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商业气息,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上海,用其独特的商业胸怀包容着我,我不能不用心包容上海。我对朋友说,我一定要投资上海,将来将公司开到上海。朋友说,我在上海等你。对于一种环境,经常能牵动人的感情,如同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上海,却是时刻以一种力量,激情,在感化着我们。华兹华斯说过,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在人与社会之间,我们的心可以容天下,那么,任何一个环境,也一定可以容下一个小小的个体。
在去上海的火车上,我已经注意到了,从无锡火车站到上海之间,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大商区,沿途灯光明显多了,高楼也一栋连着一栋,苏州,昆山,太仓……这些城市已经和上海一样,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符号。为中国经济不断创造着新鲜血液。在火车上,沿途我已经分不开哪座城市,只能告诉自己,这里已经苏醒。各个城市之间已经建立起一张完善的网络,经济命脉息息相连。
参加上海商盟组织的“网商容天下”上海峰会,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与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上海商盟正是融合了这座城市很多的优点,也正是这样,才吸引着众多网商和嘉宾相聚黄埔江畔。
网络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环境,上海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两种环境,两种不同的经济网络,却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成就更多的个体发展,与社会一起创富。这样的环境,共同的一点却是一个字,容。
大环境的容天下,成就了中国,上海商盟的容,成就了众多创业的网商,那么我们个体,是不是也用容,在做人,做事,做企业呢?
有一句俗语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足够大吗?你是一个真诚而包容客户的人吗?
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上海印象二:上海商业之3.0时代
上篇文章我提到了“容”,上海与世界的容,上海与周边的容,上海与全国的容……由此联系到个人的容,一脉相承的容,促进了上海商业的发展,那么这篇文章我将从上海的中小企业角度,来透析上海商业趋势。
——题记
用容的视野俯瞰上海,看到的将是繁忙的海港和高耸的高楼。然后向周边看,便是跨出上海,覆盖江苏的众多中小企业。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据资料记载,应该是明朝的苏杭的丝织业最先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上海以及周边的中小企业有着其独特的发展优势。这里有便利的交通,有优越的海港,更重要的应该是有西方先进的思想,正如此,“长三角经济”形成。
当人们还在讨论现在网络是2.0时代,还是3.0时代时,我们还是抛开网络纵观整个商业,所以在此我将上海未来经济定义为上海商业的3.0时代。
今晚正好与一位做房地产的朋友交流,她将项目瞄准了北京周边。谈到南方一位朋友聘请她到南方做老总,很矛盾。我还是希望她留在北京,我告诉她,南方比北方在房地产领域没有优势,还是在北方做好再图谋南方。虽然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抛开广州,单说上海,上海需要开发,但需要大手笔才能成功,只是试水还是算了。很明显,上海的定位,不管是住宅建筑,还是商业建筑,都不是一般开发商可以把握的。任何地方都一样,房地产行业是商业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通过项目和具体的建筑,看出这座城市商业的趋势。上海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相当完整,从传统产业到第三产业,都是其它地方无法比的。
这次有幸走进上海的一些中小企业,从各企业来看,虽然这些企业很小,但是却都很强。在上海普勒希精密元件有限公司,我看到生产全是自动化机床。与几年前在南京时的生产设备相比,短短几年,已经不是昔日生产效率所能及。我看了一下相应的图纸,加工难度和精度已经远远超出原来的设备。当时很是惊讶,毕竟以前在管理生产时,很多问题根本很难解决,现在却不是问题。有的企业虽然不大,但却建立起自己的全国营销网络,产品辐射全国,有的企业都很小,却形成自己的企业产业链,企业的密集程度,也是让我很惊讶。通过观察我发现,如果这样发展,上海是不可能不富的。
在这里,我想到很多人提到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问题。然而,我看到的却都是小企业,却很强。而且每一个企业都具有危机感,在不断创新,这样的企业,不能不让人尊敬。
上海除了房地产业和制造业,金融业也是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上海外滩高楼林立,登上环球中心,俯瞰上海外滩,这里有大大小小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国内国际金融机构,处处可见。资本的造富功能除了促进其他各行业发展,也许更重要的是资本直接影响着这里商业的脉动。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整合,上海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到了优化。
网络3.0是否来到,我感觉已经并不重要,但是商业3.0的到来,却需要思考。不知道我提出的商业3.0是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但是,它确实需要我们关注,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做好准备。
商业3.0时代,将与产业进一步结构调整息息相关,将与信息化紧密融合。
我们的企业正在积极运作电子商务时,商业势必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这些信息化平台也许是下一步需要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这次“网商容天下”上海峰会的召开,也是从另一方面发出信号,中小企业以及众多创业者对电子商务的渴望和信心。在商业3.0时代,我们的企业积极应对是正确的,必须要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不断地创新,树立起危机意识。
在这里我建议应对商业3.0,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企业自身建设,一手抓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顺利转型,走上低成本,高效率的道路而努力。这次上海之行,看到大家的学习态度,我相信,商业3.0,我们会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