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族科学的基础?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大衍八卦是民族科学基础,小衍五行是中华文化核心

    义理派的创始和完成,以及最后发展到现代哲学义理派的空疏无物,实与河图洛书分离有关。因为河图可以抽象出八卦,八卦就是大衍;洛书可以提炼出五行,五行就是小衍。义理派后来只专注于小衍五行,却完全忽视了五行八卦能够统一于阴阳,以致造成后世王弼等要抛弃象数,仅以文字研究易学。对于这一点,孟子、邹衍、董仲舒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孟子、邹衍、董仲舒三人共同完善了小衍即五行体系,但三人治学方法很不相同,原因在于:邹衍出身道家,是以象数派方法发展五行;孟子、董仲舒出身儒家,是以义理派方法发展五行。本书重点介绍自然象数派易学,象数易学既包括八卦,也包括五行。孟子董仲舒等人虽然基本已经无心于八卦,但他们对五行理论的完善普及还是作出了贡献。这里叙述的既是他们对五行发展的贡献,也是检讨他们失之偏颇,最终导致王弼扫象的原因。
    五行最早隐于河图而喻于洛书 ——《洪范》首次提出文字五行——孟子提出五常——邹衍提出伍德——董仲舒提出全面完善的五行体系即三纲五常体系,这是小衍即五行的发展完善脉络。连山经文+归藏经文+周易经文+洪范及三纲五常等,共同组成人文义理派文字易学。这就是义理派易学的完整结构。(《洪范》外,还有《阴符经》和《山海经》,但阴符经表述不全:“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山海经·丹穴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