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企业文化论坛14期:SGS的企业文化分享


  博雅企业文化论坛14期邀请了SGS中国区食品审核部经理王庆东先生和SGS培训发展部中国区北区培训经理何振铭先生主讲“SGS的企业文化分享”。

  SGS全名瑞士通用公证行,创建于18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在世界各地设有1000多家分支机构和专业实验室和 62000多名员工,在全球143个国家开展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SGS的服务能力覆盖农产、矿产、石化、工业、消费品、汽车、生命科学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SGS于1991年和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质监总局下属单位)成立合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标”)。目前通标在全国成立了40多个个分支机构和50多个实验室,全国员工超过8000人。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环境,通标推出了许多针对国内情况的服务内容,并成为中国境内首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ISO17020认可的第三方合资检验机构。

  王庆东经理分三个方面对SGS的企业文化进行了介绍,分别为价值观与愿景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与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国内企业的文化不同,SGS的企业文化十分注重“实践化”。比如,公司愿景方面,并不是提出了目标高远和激动人心的口号,而是从一些实践化的视角界定了公司“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其中值得借鉴的是他们提出的“专业”,即专注于技术服务,而拒绝从事贸易类事业,“做我们能搞定的事情”,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而“不做小股东”则强调了SGS在经营管理中的控制力问题。SGS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是诚信。但是,他们的文化实践,并不是单单地“讲”诚信,而是切实地“做”诚信。比如,他们将诚信“实践化”为十个方面,包括不行贿、不受贿、商业机密、真实的数据等等。在管理层面,力图以“拎包的CEO”来强化节俭与高效、以部门之间的“打架”和市场化来保持内部活力、以“允许出错但不允许造假”来规范员工行为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总结起来,大家围绕SGS企业文化所展开的讨论包括这样一些问题:

  1. 大家共同认为,SGS的企业文化与我们之前接触的其他跨国企业的文化一样,不拘泥于文字的提炼和结构的“严谨”,而更加重视文化的实践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家对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如何在文化中体现“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等问题。

  2.  SGS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专业”和专注,即从事第三方的检验与认证业务,不受欲望的诱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家认为,这是值得中国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学习的东西。我们很多企业的失败,恰恰是败在非专业化方面。

  3. 大家就跨国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与复制性进行了讨论,在场的几位在跨国企业就职的朋友大多认为,跨国公司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快速的继承性和可复制性。虽然从表面看,跨国公司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新人入职不久,就会被企业文化全面同化。在这一同化过程中,是什么在起作用呢?多数人认为,是其一贯坚守的做事的制度、做事的方法、严格的程序使然。这样的研讨结果,其实也就一再验证了我们经常说的观点:制度是文化的真正要素,文化是群体行动的结果。

  4. 如何理解跨国企业就是“一架高效的赚钱机器”?这是一位朋友提出来的、感同身受的观点。对于这个说法,现场嘉宾似乎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无可厚非,因为企业就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不赚钱就不是企业了。而且不仅跨国企业是赚钱机器,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是一样吗?另外一种观点则不是很认同,认为与一些中国企业相比,跨国企业似乎少了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其实,这两种观点似乎都停留在静态层面上,可能的观点是:企业首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盈利的过程与利润分配的结果,要更多关注人性的东西。同时,无论是东方的企业还是西方的企业,现在都在由严格的科学管理之外,向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方向走。

  5. 文化的差异源于什么?这是由上面的问题引申出来的,有人认为,SGS的文化值得学习,但是似乎缺少了人情味,不如一些中国国有企业的文化更为柔性化。关于这一差异,我认为主要还是基于产权的和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其实,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大部分所谓民营企业的做法,是和跨国企业一脉相承的。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相对“柔”一些呢?,比如人情味、讲关系、重道德、好面子,是基于产权不清晰的原因——反正不是我们自己家的企业!其实观察现实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我们认为似乎“好”的一面,可能恰恰是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中最要命的问题。

  除上述方面外,此次论坛还引申出了这样几个有争议的问题:(1)企业是否应该创建“家文化”?怎样的文化是“家文化”?理论上的“家文化”和实践中的“家文化”是否一致?(2)文化是否有好坏之分?或者说,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是否合适以“存在即合理”来解释文化?(3)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的诚信问题?为什么我们两千年来一直在提诚信,但是目前在社会领域中诚信却大量缺失?诚信的缺失,是文化传统的问题,还是现实物质诱惑的问题?

  鉴于时间和主题,这些问题没有展开,期待今后有机会加以细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