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三网融合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同时,他也指出,我国电信产业对外开放应是逐步的,对于国外资本和同行进入,是非常欢迎的。
李毅中表示,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三网融合都是一个大的趋势。但三网融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其中不仅是技术问题,也面临着体制问题。欢迎国外资本和同行进入。但他强调,外国资本进入时,也要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电信业走出去,需要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目前除了体制上的问题,还存在技术问题。
几年前,坊间就曾有留言说:“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中国国情,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途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鸣锣开道,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
于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
有一个人叫张化桥。他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计划司工作了5年,1989年被公派到澳洲国立大学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来到香港,先后在东方汇理、里昂、汇丰证券等任职。其后加入瑞银华宝任中国研究部主管。2006年3月加入深圳控股,任首席营运官。有7年的证券业从业经验。2006、2007两年连续获《机构投资者》杂志选为排名第一的中国分析师。
从经历上看,张化桥可以说是具有深厚的国际化背景的一个人才,但是他在2008年却这样回忆1998年时候在汇丰从业的经历:
“十年前,我在汇丰银行当中国研究部主管。当时中国财政部发行美元的‘扬基债券’。目的是增加外汇储备以及‘创造一个中国主权债的持续收益率曲线’。但实际上,中国用高利率筹集来的美元又用来购买收益很低的美国国债。贫穷的中国为什么要补贴富有的美国?我搞不明白。在我看来,中国当时的外汇储备已经太多,不是太少。况且,当时虽然有亚洲金融危机的肆虐,但人民币具有升值压力,而不是贬值压力。在1995-1999年四年间,我写了很多文章和报告讲这个道理。
至于第二个理由,‘创造中国主权债的持续收益率曲线’完全是外国投资银行的一些人怂恿中国财政部发行外债的一个牵强附会的理由。但财政部官员也很快利用了这个理由。其实是外国投资银行想作这一单生意,要赚这笔佣金,某些人想出国路演而已。虽然当时汇丰银行和高盛两家承销这笔‘扬基债券’,但我在研究报告中说了实话,并对记者发表谈话,反对这次扬基债券,称之为‘双输’行为。
第二天,香港的《南华早报》发表了我的‘双输论’,汇丰银行立即开除了我。我很愤怒,但至今认为这是我分析员生涯中最光荣的一个片断。”
电信是中国工业中公认存在严重垄断的一个行业,由于垄断而有许多谋取暴利的机会。下面仅以几年前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移动总裁上厕所”的笑话来说明电信垄断的程度之深。
一天早上,移动总裁内急,去公共厕所方便。
“干什么的?”看公厕的大爷喊。
“我是移动总裁,我内急。”
“我不管什么总裁,你不知道进厕所要收费吗?交钱”大爷说。
“啊,知道,知道,多少钱?”
“进去5毛,出来3毛。”。
“出来也要收费?”。
“瞪什么眼?我这里实行双向收费。”
“上厕所还双向收费?”
“如果你办个厕所套餐,就可以单向收费。”
“好好好,我付钱。”。
“大便还是小便?”。
“大便。”
“你办套餐吗?如果你一次性大便五十次,可以给你优惠再大便三十次”。
“别说了,别说了,让我先进去吧,实在憋不住了,一会儿出来要多少给多少。”
老总进去后,爽了好久才出来,“大爷,交多少钱?”
“先生,您选择的是8号坑位,是吉祥数,得付选号费5元。你在里面大便的时候没有说不放音乐,所以收音乐费5毛。你在里面蹲了十五分零一秒,前一分钟按5毛每分钟计费,后面按每分钟四毛计费,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计费。另外由于你的排泄量占用了我们的下水道的带宽,所以请你交月租费80元。另外你通过小孔看到了进厕所的其他人,请付来人显示费10块钱,我们这里不刷卡,你要付现金,总共你要付102块零8毛。如果逾期不交,要按每日千分之三的费用交滞纳金,我方不另行通知,积累到千元我方将通过法律手段催缴,你明白吗!”
当然,以上的笑话有“无厘头”的成分,但至少那让我们感觉到了垄断企业在获取利益的时候是如何处于强势地位,不容商量的。
中国最为敏感的领域被先后被外资参股、控股,话语权、决策权以及定价权之类的体系逐渐丧失,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逐渐殖民化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如本人一样的人士都无数次地大声疾呼。
但此番对外资进入电信行业所表现出欢迎的态度,让我们感觉到更多的悲哀。
中国有庞大的消费群体,高昂的消费标准,以及所掌握的那些消费者的真实数据库资源,更有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问题。
毕竟电信的前身是国家的电话电报部门。曾几何时,每次在长安街上经过,路过“电话电报大楼”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严肃的感觉,似乎那种神秘的技术之中,包含着国家机密,包含着谍战题材的影片里才会有的那种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国家机密。
为了追求国际化的形象,而出让关乎自己核心安全与机密的领域,难道不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感吗?
贾春宝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