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投入营运的高铁均告亏损。对此,驻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吴幼英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铁已超越了目前的国情”。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修建36条高铁客运专线,总里程达1.3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建设里程最长的国家。未来五年内,我国每年高铁投资保持在7000亿元左右,规模上远超美、日等发达国家。吴幼英表示,高铁发展速度过快,投资规模已脱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铁营运后,铁路部门压缩原有线路上的普通列车数量,试图保证高铁有充足客源,但效果并不理想。吴幼英称,此举“只是苦了老百姓,因为他们又少了一种出行选择”,高铁的高票价已远超老百姓所能承受的心理价位。
她认为,对高铁的发展,目前应持谨慎的态度。有关部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地区老百姓实际承受能力,进行高铁建设。消费能力较高的地区可以加快建设,消费能力较低的地区应缓行。在不同地区,对高铁和普通列车的比例要进行合理配置。其次,铁路作为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应着重解决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出行问题。铁道部等相关部门在放缓高铁建设步伐后,应将部分资金用在普快、动车的建设和维护上,提高普通列车的运输能力。
目前高铁车票价格,是由铁路运输企业制定,后报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备案。吴幼英提出,现在《价格法》、《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制定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建立听证会制度。所以对现有的高铁票价,也应通过听证会来定价。
吴幼英:高铁发展应与国情相适应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