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时代的终结——石油最多还能用40年!


内容摘要: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能源,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模式,更离不开便宜的能源。如果哪天油价暴涨,那么制作和运送咖啡所耗费的燃料价格也将上涨,而由于成本上涨了,咖啡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

    文/陈思进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能源,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模式,更离不开便宜的能源。以咖啡为例,西方人一天喝3杯咖啡根本不算什么,就像每天吃3顿饭那样,再平常不过了。如果能源一直这么便宜,且能源供应量充足,那么谁在乎咖啡的产地在哪里,加工过程需要消耗多少能源,以及咖啡最终被运到超市的货架上又需要经历多长的路程?
  在过去30年,华尔街提倡的消费模式全都建立在低油价的基础之上。只可惜,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及高油价时代的来临,这套模式已走到了尽头!
  如今,我们可以用天然气和煤炭来发电。可是,目前世界上的汽车、货船、飞机和机械设备,就只能靠石油来运转。这意味着全球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无法离开石油。有地质学者指出,对任何一个油田而言,当其储藏的石油被开采过半之后,根据技术上的说法,也就是石油开采量到达“峰值”(Peak Oil)之后,人们再要开采石油,那就要在每桶石油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而全世界大多数的油田,都已然到达这一决定性的转折点。石油无可替代,并且储量日益减少的真相,是油价从2008年的30美元一桶被炒到破纪录的147美元一桶的原因之一。当然,金融霸权是油价疯涨的主要推手,其背后所隐藏的,更有政治因素。
  如果哪天油价暴涨,那么制作和运送咖啡所耗费的燃料价格也将上涨,而由于成本上涨了,咖啡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当咖啡的价格变得更昂贵时,人们便会从每天喝3杯咖啡减少到每天喝一杯,因为人们投入昂贵的能源成本从千里之外获得咖啡,所以被喝掉的咖啡与能源的交易就变成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削弱回报率”。
  与咖啡的例子相似,如果油价上涨了,人们便会减少开车的次数。2008年8月,当石油价格上升到147美元一桶时,美国人的行车里程减少了150亿英里(与2007年8月相比),是自1942年美国政府开始收集数据以来行车里程跌幅最大的月份。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平均每1000人拥有汽车765辆,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拥有一辆汽车,这一水平居世界之最。想象一下,美国人开着车去上班,开着车接送孩子上学,开着车去超市购物,又开着车前往健身俱乐部,到跑步机上减肥……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他们没了车就像没了腿一样。
  然而全球的石油储量在逐年减少。自1966年新油田被发现,从而使全球进入产油高峰期以来,石油产量一落千丈,直到现在。
全球必须找到每天产油量高达20万桶的油田,这样未来几年的石油生产速度才能赶上目前全球的石油消耗速度。所以,我们会越来越习惯油价高企的状况。

    2005年时,经过多年的勘探后发现,全球可开发出来的石油共1.6万亿桶,而当时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不过随着中国印度的迅速发展,每年需要石油增加8%到10%,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最多40年了!除非人类改变目前生活方式。
  或许中国媒体不愿意报道石油短缺的事实,特别是在石油价格较低、石油供应充足的时候。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吉迪昂?拉赫曼所描述的:“中国和印度正变得日益富有,这两个国家的新兴中产阶层似乎想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包括汽车、洗衣机,乃至肉制品。而我们这些西方人则必须克制自己,才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别!你们不能像我们这样生活。这个地球会受不了的,我们的钱包会受不了的,你们看看油价都涨成什么样子了!’”一位巴西评论家针对拉赫曼所言评论道:“这就像我有几位有钱的邻居,他们一直在吃着大餐,等他们吃完大餐请我一起喝咖啡时,却让我为他们结账。”这显然不公平。正因为不公平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处于弱势的一方就更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防范不公平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们或许以为石油枯竭一说有点危言耸听。可如今石油价格又在向上攀升,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金融霸权炒高石油价格外,石油生产国,特别是欧佩克国家无法满足这样大的需求,未来全球面临石油枯竭则是新的威胁。2008年,中国进口的石油中,来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比例达到62.9%。
  石油价格高企与石油枯竭这两种因素同样重要,它们共同影响着未来的石油市场趋势。全球经济增长已无法与强劲的石油需求相匹配。在未来两年,世界原油市场上的油价,很可能徘徊于100美元一桶上下。换言之,世界主要产油国很快将用掉自产的石油,不再有足够的石油留给其他国家。就拿美国来说,它用掉了世界各国生产的25%的石油,而它的产出却不超过全球的10%。
  不过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这儿的“求”是指“有效的需求”,是人们负担得起的需求。如果产品供不应求,那么其价格就会上升;产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自然就会下跌。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较高的油价应该会吸引更多的供应商来提供石油,同时会扼杀需求。可是在当今的石油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却违背了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则。全球的石油需求增长的速度比油价上升的速度还要快,2008年创纪录的高油价(其中暗藏着炒作因素),似乎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石油消耗,从而证明高油价还无法扼杀高涨的需求。
  (选自《金融让谁富有》,陈思进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金融霸权下的房价之痛鈥斺敺颗窃跹冻傻模当网《金融让谁富有》 卓越网《金融让谁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