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村违建越长越高,整治铁锤海绵做?
昔日,走在宁静的山高村,老人在屋前纳凉,小孩在巷中嬉戏,偶尔还有几声犬吠、几处田野,及宁静浓密的树荫那时随处可见。而今的山高村,取而代之的是如火如荼的违建工地,建筑材料堆满大街小巷,搅拌机昼夜轰鸣,见缝插针的高楼让人看不到阳光,见不到一片绿地。(17日南海网)
“贴面楼”、“楼抱楼”,山高村的违章建筑越长越高,越长越密集,即使是媒体频频曝光,即使是在“铁锤行动”的凌厉攻势面前,也难以遏止山高村的违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此“挺拔”的壮观景象禁不住叫人纳闷:声势浩大的“铁锤行动”咋就对山高村没有一丝震慑力?
近年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好契机,不只催生了海南房地产热的高度膨胀,而且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副产品”—违章建筑。有关方面披露的数据表明,在“铁锤行动”砸掉数十万平方米违建后,海南依旧有近百万违建须要治理。然而,一边是历史存量削减难,一边是新违建疯狂增长,不只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正常的生活,更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山高村无疑是海南违建乱象的一个缩影。
天天建、天天举报,天天查,天天增高,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貌似雷霆万钧的“铁锤行动”顿显软弱无力。莫非这“铁锤”是海绵所制?海南和海口政府的整治违建的态度和决心显然是明确和坚决的,之所以会遭遇软绵绵执法的尴尬,固然有业主为牟取暴利、无视法规、顶风而建的因素,更重要的恐怕不是执法部门没有真正抡起“铁锤”,或是“锤下留情”使然。
针对山高村违法建筑遍地开花的局面,海口市政府明确表态必须强制拆除,去年7月19日,更是向城管、国土等部门下达了“决战”的命令,要求“确保零新建、减存量”,对违建业主、违建材料提供商、违建“保护伞”、打击违建不力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显然,相关部门并没有真正拿出“决战”的姿态,而只是举报就查、查无了事,拿猫鼠游戏敷衍应付。
看来,要真正改变山高村乃至整个海口、海南违建丛生、边砸边长、新建速度比拆除速度还快的现象,还得先从执法部门下手,彻底铲除违建背后的“保护伞”,让执法不力者担责,否则,他们难免还会心太软,直把铁锤当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