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招风------爱立信与中兴互诉案背后的玄机
文/王易见
如果世界上两大通信业巨头相互进行侵权诉讼会是什么样一个局面?作为全球顶级的通信业巨头,爱立信于4月1日在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同时发起对中兴通讯的专利诉讼,而10日后,中兴通讯又在中国区发起对爱立信的专利侵权诉讼,爱立信和中兴由此而演绎出一段活生生的通信业巨头互诉的商业案例。
爱立信发起诉讼在先,加上从三个国家同时发起诉讼,侧面证明了爱立信对中兴这个强大竞争对手的重视,如果中兴不足以强大到威胁爱立信,爱立信何苦要大动干戈呢?另外,中兴也不甘示弱,中兴的回击恰好说明其并不惧怕来自爱立信的诉讼,大有“奉陪到底”的意味。不难看出,在这场知识产权的竞争中,中兴的态度也是积极进取,而不是选择逃避。
既然如此,这场互诉案就更具看点了,爱立信究竟缘何要掀起这场专利大战?而中兴能否成功反击爱立信?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先不看爱立信这一方,中兴通讯的反击显然十分有力。“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产业链上已经有了话语权”,中兴通讯副总裁胡剑显得胸有成竹,而中兴对爱立信发起的诉讼,内容主要涉及核心网、GSM(2G)及第四代移动通讯系统(4G)的多款产品,这也是中国通讯企业首次就4G核心专利技术对西方企业提起诉讼。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兴通讯既然能与爱立信“火拼”,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这两年,中国的通信行业正处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高速转型历程中,而作为自主创新的名族企业,中兴通讯代表了中国在4G领域的最高水准。所谓“树大招风”,中兴通讯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也不可避免的会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反倾销、贸易保护等等。此次爱立信之所以会发起诉讼,其原因也在于中兴通讯的高速增长对爱立信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例如,中兴的一项新技术GOTA(开放式集群架构),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一个人打电话一千人都可以同时听,在调度指挥方面拥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青岛奥帆赛上,这套系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应用,证明了其价值所在。因此,很多国际通讯巨头也希望从中兴通讯得到授权,使用这套系统,这也是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第一次向海外的同行授予专利许可。
如果要深入的讨论中兴所取得的成就,就不得不提PCT,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创新竞争力的权威指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中兴通讯PCT粘度申请量和排名连续五年大幅上升,2006年中兴通讯PCT排名首度进入TOP100,之后迅速飙升,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二位,这足以证明中兴通讯是全球最具创新竞争力的企业。
在强大的创新能力的驱动下,中兴的产品也更具市场竞争力。以手机为例,在过去十年的积累中,中兴通讯的手机专利在国内范围内达到一万件,国外达到一千件,足可以看出中兴的手机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而2010年的手发货量更是达到全球第四,没有出色的创新能力,中兴通讯不可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
这样的发展势头显然令全球通信业的老大爱立信有些忌惮,因此,爱立信发起知识产权大战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中兴通讯也不是好惹的对手,如今,中兴依然坚持每年投入10%的营业收入到研发中来,在过去四年中,其研发费用累计达到200亿人民币,只有凭借如此执着而且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中兴通讯才可能在全球范围长久的立足,如今中兴通讯显然有些“树大招风”了,否则,爱立信不会贸然发起与中兴通讯的知识产权之战。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email protected]
Email feitianhanxu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