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的“总部经济”热潮中,福州、泉州、厦门都提出了要发展总部经济。投资5000万美元的澳大利亚郑和国际金融总部大楼、投资30亿元的世界闽商大厦……,2010年5月起,一连串大型企业宣布将在福建省福州市建设新总部。据福建省福州晚报报道,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将重点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平原城区”、“北峰山区”两大功能区,其中平原城区:着力推进福兴经济开发区及横屿组团、王庄、浦下、洋下西、茶会、“三远”、五四北片区改造建设,构建集都市工业、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晋安新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将加快发展购物中心、品牌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主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建续建项目27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3个、过10亿元项目28个。特别是城市综合体建设引进了一批名牌品牌企业入驻。安高城市广场、安徽金贸中心、之心城、大连万达广场等一大批城市综合体建设,引来乐购、沃尔玛、左岸影视城、嘉禾影院、大洋百货、南京1912和一批金融机构安徽省总部入驻。
2011年2月24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到天津渤龙湖总部经济区进行调研,他指出,根据天津全市开展的“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作为联系点,通过调研,渤龙湖总部经济区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建设速度快、起步高,海泰控股集团作为建设主力军,为推动滨海新区和高新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他要求,一要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变困难为机遇;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海泰”品牌的知名度,促进招商;三要抓好大项目、好项目,拓宽渠道,为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总部经济区做好招商工作。
2011年3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强调,突出产业招商:做深做强产业招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世界一流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地;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2011年3月,在天津市津南区双岗镇双港工业区内,万郡总部经济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中广网东京3月14日消息,中国北车集团公司与深圳市政府14日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北车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根据该协议,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将利用自身在管理、资金、技术、人才和装备方面的优势,在深圳积极推进中国北车南方总部经济体。这是广东省政府与中国北车集团公司省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建成后的中国北车南方总部经济体将成为中国北车立足珠三角、服务粤港澳的指挥中心和运营中心。
中国北车与深圳的友好合作由来已久,自2002年以来,中国北车为深圳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承担地铁列车研制。根据协议,中国北车与深圳市政府将在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等领域进行精诚合作。深圳市政府向中国北车提供政策许可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及良好服务,中国北车利用自身在管理、资金、技术、人才和装备方面的优势,将深圳作为中国北车在全国南方布局的重要城市,在合作项目中优先保障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在深圳积极推进中国北车南方总部经济体。
2011年3月25日广东新闻网报道,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一行2011年3月23日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视察工作,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执行董事周军等陪同并作了详细解说。作为广东省佛山市政府打造“总部经济”的第一个落地项目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于2008年10月18日开业至今,以智能化、生态型的总部楼群,形成了集陶瓷产业的全球营销、管理、服务总部、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出口基地和信息中心为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地,业已成为广东省佛山市陶瓷产业大力实践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成果;2011年3月为止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已成功吸引了来自广东省佛山和全国其他陶瓷产区乃至意大利、阿联酋、瑞士、希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上百个优秀陶瓷卫浴品牌的进驻;2010年6月,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开始着手第二阶段项目的建设:增加瓷砖、卫浴企业,还将引进陶瓷机械原材料企业,并且建设商务办公大楼、完善餐饮配套等。
2011年3月25日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规划了3个CBD中央商务区,分别是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CBD(南部)总部经济区位于重庆市弹子石片区,CBD(南部)规划占地约23公顷,2011年3月为止已成功引进一批大型企业总部;为加快总部经济区的建设,重庆市南岸区政府规划新扩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作为CBD总部经济区的功能拓展区。
2011年3月25日江苏苏州日报报道,江苏太仓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将着力引进总部企业,把太仓打造成长三角有重要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品牌城市。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建设加速、总部经济发展需求增多,江苏省南京市写字楼市场呈上升发展通道。网上房地产显示,2011年年初以来江苏省南京市办公用房累积成交9.8万平方米,而资料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江苏省南京市办公用房成交约20万平方米,对比看来写字楼销售速度明显增加。
2011年3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北京依托大兴亦庄科技园区形成中药产业总部经济聚集区。与此同时,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李希烈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拜耳全球普药业务总部将从德国迁至中国北京,2011年6月前完成搬迁工作。此举将使拜耳医药成为截止2011年4月跨国药企中惟一将业务总部设在中国的公司。
2011年3月26日证券日报报道,随着北京首都酒业有限公司、北京京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北京国资整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得益于政策支持、总部经济、金融背景等多方面的优势,自2010年以来,北京市属国资企业的整合重组就进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的提速阶段。
2011年3月26日上海文汇报报道,作为上海“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集地,以及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这个区域的主体业态是总部经济、贸易机构、经济组织、商务办公,功能业态是会议、会展,配套业态是酒店、零售、商业、文化娱乐。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海要闻显示,上海市青浦区政府相关领导介绍,在“十二五”规划中,西虹桥将被打造成会展集聚区、长三角总部经济集聚区、贸易金融集聚区、创意产业园区和国际特色居住区。2011年年初以来上海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1至3月,已有汉庭、艾沛克斯、三菱汽车、惠生、富美实、欧米亚等等10家新设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浦东新区,相比以往每年吸引15-20家的数量,集聚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1年4月,累计入驻上海浦东新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160家,约占上海全市总量的50%;为进一步加快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上海浦东新区已经集中走访了葛兰素史克、拜耳、罗氏制药、BP、ABB、宜家、现代重工等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拟设总部的知名大企业,排摸了解情况;积极协调推进惠普业务整合和高端服务器项目、霍尼韦尔飞控系统、巴斯夫总部和研发大楼等重点项目,加快总部项目进展和落地;延续“十一五”总部项目扶持政策,并适当降低认定门槛,允许认定区域性总部;对政策享受到期的存量总部继续给予支持;争取再签约一批新的总部项目,推进一批有意向的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十二五”期间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总部。围绕地铁“动脉”,上海市宝山区因地制宜“编织未来”:一号线将发展软件研发、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数据中心和特色商业等产业,打造北上海服务外包服务业产业带;三号线沿线发展汽车服务、工业设计、节能环保、邮轮经济等产业,打造特色丰富的专业服务产业带;七号线沿线将打造集动漫衍生、研发设计、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产业带。
2011年3月26日上海证券报公告显示,湖北省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艺商置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总部经济产业园。
2011年3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日报报道,随着镇街功能规划调整完善,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大平台、大项目作用引进大产业、大企业,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如江东、临江园区汽车及零部件集群、南部浦阳江生态开发区休闲农业集群、钱江世纪城核心区中心商务集群等,在鲜明的城市规划指引下,形成了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1年3月26日内蒙古日报报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意总部基地的战略规划:首先,如意总部基地将在聚集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两级党政机关,打造内蒙古自治区行政中心基础上,积极吸引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行政机关在中心区设立办事处,大力引进首府地区各类事务所、培训机构、智能类机构等企业单位,着力打造集团总部的总部经济区,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集团总部,鼓励其将研发总部、采购总部、营销总部、贸易总部等企业总部机构向中心区转移,形成总部经济聚集区;其次,如意总部基地将充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总部经济,打造内蒙古自治区商务中心,以如意工业园区为依托,引进有实力的商务型总部企业入驻,大力吸引商务型大企业、大集团地区总部以及国内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外商务型企业总部入驻中心区;第三,如意总部基地将坚持中心区建设与金融机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展相结合,吸引众多金融机构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服务,打造内蒙古自治区金融中心,吸纳国内外大中型银行、保险、基金、信托、投资、财务、资产管理等非银行性金融服务企业以及信用卡中心、信息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机构,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诸多金融机构在中心区设立内蒙古自治区分支机构总部。如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意总部基地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等,配合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建设汇集相关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易中心”,也就是积极建设汇集区内外有关企业的营销总部、贸易总部、采购总部和研发总部的总部聚集区,例如建设汇集上述总部的内蒙古能源大厦、新型化工大厦、有色金属大厦和绿色农畜产品大厦,或者建设汇集上述总部,以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为主题总部楼宇群,广泛吸引区内外有关总部入驻和聚集,让他们实现高速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合作和交易,这应该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很辉煌的发展前景。
2011年4月2日中国经济网报道,陕西省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红专认为,加强产业配套能力,把能够完善产业链的关键企业和研发、高端制造以及通信、软件与服务外包、光伏与LED、总部经济、金融等类项目作为招商重点,从而使陕西省西安高新区在一些特有的产业领域尽快形成竞争优势,这对陕西省全省、陕西省西安市全市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4月2日新浪地产报道,机场新区是辽宁省大连市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所处区域有多个重点规划项目:砬子山总部经济商务园、大东沟服务外包基地、空港物流园区等,区域发展前景巨大。
“十二五”开局就要开出气势、开出风采,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田喜荣指出,要抓住机遇,尽全力招商引资。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区委书记孙刘琳要求:城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强大引擎,突出招商引资这个重点,利用城市建设的势能效应、企业扩张的倍增效应、大企业大项目落地生根的榕树效应,通过加大“五大园区”建设力度,全面改造提升商贸物流、餐饮服务、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原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科技光电、新型建材、现代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业旅游六大新兴产业,尽快构筑“4+6”产业发展格局;在招商理念上,注重质量和效益;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大招商和招大商,有效对接世界500强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在城区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新华网浙江频道报道,美国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商务服务中心和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也是著名的工业城市;美国芝加哥有9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总部,如美国波音公司、摩托罗拉等;美国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率领该市的政府要员和知名企业走访北京、天津、杭州、重庆和香港五大城市,举行了系列以“芝加哥:美国的心脏”为主题的“芝加哥—中国友谊项目”推介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美国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认为,浙江企业在美国芝加哥可以在新能源、物流领域大有作为;在芝加哥最大的中资企业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说:2011年3月为止,万向集团在美国的14个州有28家工厂,为当地人提供了5600个就业岗位,2010年的年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现在总部就设在美国芝加哥;因为中国人很重视“总部经济”,当年把万向国际总部选在美国芝加哥仅仅出于一种判断,现在看来,当初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但各地总部经济的发展存在失误,有些地方认为发展总部经济就是建很多企业的总部楼,发展总部经济变成发展楼宇经济。实际上,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利用已有楼宇也可以新盖楼。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的产业价值观指引下,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而聚合或者聚合而极化。总部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单一的产业价值观”。在金融而言,在这个单一价值观的指引下,人才的、人类的高端智能的聚合和极化,这才是总部经济的本质;如中国北京金融街、中国上海陆家嘴、美国纽约华尔街、英国伦敦金融城,10个人中至少有6个人是金融方面的高级专家。在影视文化而言,如好莱坞,好莱坞并没有多少楼宇,但是它把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编剧、制片人、导演、明星聚集在那里,它垄断和控制了全球的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在IT而言,如中国中关村、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美国硅谷里面60%以上的都是IT产业的高级人才。
以上信息显示,有些地方或企业在真正搞总部经济,有些地方或企业在乱搞总部经济。实际上,2010年、2011年年初以来,中国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热潮涌动,更明确地说中国各地在比赛着吸引企业总部入驻:你出500万我出1000万,你出1000万我出3000万,你出3000万我出5000万,你出5000万我出8000万,你出8000万我出1个亿,等等。中国发展总部经济存在乱象。
当前,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总部经济等同于楼宇经济;不根据自身资源、人才、科研水平、信息、地理位置等因素,超出自身能力搞总部经济,结果出现败家子项目;自身资源、人才、科研水平、信息、地理位置等因素都很好,没有想到提升发展总部经济的层次;没有把发展总部经济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企业不懂得以总部经济观念推进新时期企业的发展;没有根据地域和条件错位发展总部经济;等等。
相关资料显示,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中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形成一区八园的发展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石景山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七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中关村拥有以联想和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各类孵化器50余家、大学科技园14家、以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中介机构上千家、企业自发设立和自主管理及职业化运作的新型协会组织超过30家;2009年7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明确:中关村西区未来将发展成为以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务为重点,以高端人才服务、中介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为支撑的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区;中关村企业组成了TD-SCDMA、闪联、SCDMA、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文化创意等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0个,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关村的主导产业。与时俱进,中关村应该发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部经济。
北京金融街聚集各类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152家,金融资产规模超过50万亿。实际上,就金融而言,由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北京相应的人才资源、信息优势和交通优势等等,北京应彻底放弃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北京金融街应该发展和培育世界级的金融总部,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应该发展和培育全国性的金融总部及外企型的总部经济;根据相应的人才资源、信息优势和交通优势等等,上海陆家嘴应该发展和培育亚太级的金融总部,广州应该发展和培育东南亚级和南方级的金融总部,天津应该发展和培育北方级的金融总部,广西应该发展和培育东盟级和全省的金融总部。
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要结合自身优势,错位发展,不要出现定位完全相同的无效竞争。2009年3月南方网报道,有网友以“罗百辉”的名义发帖认为“东莞总部经济要慎行,和广州深圳比,东莞的人才、科研能力等配套都没跟上!”拍砖东莞热衷的“总部经济潮”,提出企业需要大量的营销、策划、服务类高端人才,东莞给不了,建总部经济东莞还“不够格”!实际上,各地出现的总部经济园很多都不是在真正搞总部经济。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配套、人才配套、科研能力配套、服务配套(会计、法律、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配套和环境配套(通关、物流、运输、市场方面)等等因素,有所特色地发展总部经济,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搞单个产业链上的总部经济。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地震,但日本损失有限,主要在于日本真正发展总部经济,而不是发展楼宇经济。
罗百辉表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其他地区,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如何推动企业把生产环节移出去,把价值链高端的环节留下来,也成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拜耳全球普药业务总部2011年从德国迁至中国北京案例表明,现代企业发展要有总部经济的理念。一家企业,可以将研发总部放在科研力量强的地方,可以将业务总部放在市场大的地方,可以将生产总部放在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营总部放在大城市等信息、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
罗百辉指出,发展总部经济要与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农业和生物育种、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产业相结合,发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的高端智能、总部集群。
参考文献:
总部经济应该给力产业高端化发展
评论
11 views